本报讯 从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推动建设的首批4家“市监暖驿(通小暖)”正式挂牌,标志着该局在落实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深化“接诉即办”,解决新就业、新业态群体实际困难,增强凝聚力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4家“市监暖驿(通小暖)”分别设置在福兰德酒楼北关店、国大药房潞阳大街店、盒马鲜生新华东街店和林生堂大药房北关店,可即时、就近为网约配送员提供饮水、歇脚、如厕、手机充电等不同种类服务。“市监暖驿(通小暖)”挂牌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为网约配送员群体提供常态化暖心服务的实体阵地首次落地,实现了对外卖小哥的服务关怀由“最后一公里”到“零距离”的新跨越。
建设“市监暖驿(通小暖)”是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践行“监管为民”理念、创新服务模式,深入解决新兴领域就业群体实际难题的一项首创性举措。“在前期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网约配送员群体普遍存在饮水难、休息难、如厕难、充电难等问题,驿站筹建过程中我们聚焦‘四难’问题的解决,不断优化和完善驿站的服务形式与内容,通过构建可知、可感、可心的全方位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网约配送员的归属感与幸福感。”通州区市场监管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科科长王迪介绍,驿站的设置既关注了业态多元覆盖,又体现了服务的场景化和精细化,首批挂牌的4家驿站都高度贴合网约配送员的高频活动路线,是依托餐馆、药店、大型连锁超市建立的,不仅都具备饮水、休息、手机充电等基础服务,而且不同的驿站还能根据所在门店的特色提供差异化服务。
“市监暖驿(通小暖)”不仅承载着当前的实用功能,而且具有显著的示范和探索意义。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将努力把“市监暖驿(通小暖)”打造成为党建服务凝聚新就业群体的前沿阵地和特色服务品牌,充分发挥组织体系建设和行业党委的作用,为新就业形态注入温暖动能,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影响力。下一步,该局将推动驿站的建设向多业态延伸,为网约配送员提供法规咨询、政策宣传和职业技能培训,在不断扩大驿站服务功能的同时,积极引导配送员参与到市场监管监督治理工作中来,为打造副中心“友好之城”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