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黎明 为持续加快通州区蔬菜种植品种及品质的更新换代,进一步丰富市民菜篮子,近几年通州区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心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上级科研单位紧密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精品蔬菜以及功能型蔬菜,强化优质、专用定制化高效种植,深入挖掘口味佳、效益高的优良品种,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动通州区蔬菜产业向精细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2025年通州区蔬菜工作主要围绕蔬菜生产结构调整,重点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主体的发展情况。引进高产优质品种40个,计划筛选出适合通州区栽培的优质品种15个以上,建立高品质番茄、黄瓜、生菜、特色大白菜、特色萝卜五种作物高产优质品种与集成技术示范点10个,集成示范水肥一体化、生物有机肥培肥、集约化育苗、土壤改良等多项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面积110亩。在上半年开展的春茬主栽作物品种示范推广工作中,引进的优质番茄品种如甜脆脆、鼎味、京番309、中番9、冠蔬106等表现突出,这些特色口感型番茄,果实口感酸甜多汁,果肉绵密,果皮有脆度,回味甘甜,糖度可达7度以上;引进的水果黄瓜京研玉甜156、中农脆玉2、密刺型黄瓜拓田标榜、中农126口感清爽脆甜、抗病能力强。
同时,结合北京市蔬菜高产高效创建相关工作,2025年通州区创建了5个蔬菜高产高效示范田,分别是于家务乡北京通农种业有限公司、北京永盛园农业种植中心,漷县镇北京阳光满园种植有限公司、北京万福鑫茂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永乐店镇北京聚友通鑫农业有限公司。通过高产高效示范田示范推广好品种、好品相、好品味的“三好生”蔬菜品种,配套集约化育苗、省力化栽培、智能化灌溉施肥、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培肥地力、产后贮藏加工、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种子编绳播种技术、土壤消毒技术等10项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同时推广蔬菜间作套种高产高效种植,以及集品种筛选、水肥施用、温湿度控制、自动植保、机械化农事操作为一体的规模化精准种植管理的高产高效典型模式2套。
通过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紧密结合,强化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与服务,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和高效模式的推广应用,助力生产主体增产增效。6月上旬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举办的“2025京津冀鲜食番茄&黄瓜擂台赛”,在248个番茄参赛样品和109个黄瓜参赛样品中,通州区共获得18个奖项,其中番茄7个参赛主体获得2个鲜食番茄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2个欢迎奖;黄瓜5个参赛主体获得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这些奖项的获得,不仅是荣誉的象征、生产技术的认可,更给予了广大种植主体努力发展的信心和更宽阔的发展思路,也为通州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