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糖醋脆皮豆腐
东北大酱的记忆
猫耳朵
鼓浪屿上品红茶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7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猫耳朵

 

猫耳朵是一种在山西、陕西等地流行的汉族传统面食,营养丰富。在中国华北地区,猫耳朵大多被作为主食食用,在南方地区多作为点心和小吃食用。

猫耳朵的由来有个历史典故,清朝时,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在小舟船舱内,等着雨停,可是雨越下越大,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怪怪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