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联合主办的“门头沟区数字非遗知识产权保护及发展”专题培训在首钢工学院举办。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协调处处长柴琛,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曹春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黄文静出席活动,全区各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企业代表及非遗工作管理人员60余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采取“政策解读+数字知识产权保护路径+案例剖析”三位一体模式。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李艳霞首先就市区两级知识产权扶持政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流程进行宣讲;北京智睿海外知识产权研究院副院长庞铁,对非遗项目在数字化采集、存储以及传播各环节的数据知识产权实施路径,进行了全面讲解,并结合琉璃烧制、潭柘紫石砚雕刻、京西太平鼓等门头沟地区独具特色的非遗案例,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品一策”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央民族大学中宣部宣传文化法治研究基地副主任田艳则从法律视角解析近年来非遗领域的典型侵权纠纷案例,就“如何固定证据、合理维权、开展许可运营”给出实操指引。
曹春山在总结中表示,门头沟区目前拥有145项国家、市、区级非遗项目,做好门头沟区非遗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门头沟区知识产权的重要工作任务。门头沟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完善“行政引导+专业支撑+主体参与”的非遗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快打造京西太平鼓、潭柘紫石砚雕刻技艺等数字非遗试点标杆,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区域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