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微信公众号消息,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保健食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维护健康、提升生活品质的一种选择。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安全地消费保健食品,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市场监督管理学会发布消费提示。
一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疾病。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GB 16740),保健食品为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是明辨真伪,科学选购。合法的保健食品外包装上必须有市场监管总局(或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蓝帽子”标志及批准文号。保健食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可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查询,输入批准文号,核对产品名称、生产企业、保健功能等信息是否与实物一致。
三是保留消费凭证、维护自身权益。消费者应优先选择信誉良好的大型商场、超市、连锁药店或资质齐全的线上官方旗舰店。对无固定经营场所、电话推销、个人兜售等方式要保持警惕。购买时务必向商家索要发票或购物凭证,并妥善保管。凭证上应注明购买商品的具体名称、规格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