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导读
下一版4
 
密云区市场监管局检查白酒生产企业
“夏安”无虞 更要长治久安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5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安”无虞 更要长治久安

 

□ 成言久

“历时4个月,检查覆盖全市1.2万余家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食品抽检监测2.3万批次……2025年5月以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夏季高温潮湿环境下食品安全风险,开展‘夏安’专项行动,通过‘自查自纠夯基础、靶向监管除隐患、社会共治聚合力’的多维治理模式,为首都餐饮安全筑起坚实防线。”日前,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夏安”专项行动工作成果新闻发布会,交出了一份让全市人民放心、满意的答卷。

成绩的背后,是针对压实主体责任、实施靶向监管、凝聚社会合力的工作机制、工作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比如,行动期间,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性制定并下发《餐饮服务单位夏季食品安全自查要点提示》《经营烧烤的餐饮服务单位肉类采购和使用提示》和《食品经营环节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工作规范》,为企业自查提供“操作手册”;针对连锁餐饮企业和集中用餐单位食堂,进一步强化精准指导。种种措施,既在事前指出风险隐患,又在事中提供处理办法,还在事后提供案例分析,压实了企业的主体责任,推动餐饮企业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防控”,全面提升了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又如,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烧烤店、网红餐厅、网络平台等风险高发领域,通过“线下拉网排查+线上智慧监测+专项抽检核验”的组合拳,实现监管“无死角”。除了进一步强化行刑衔接机制,与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开展2次联合会商和执法交流活动;与市公安局开展联合打击肉制品违法犯罪行动。对抽检发现的外省市问题产品,及时通报属地监管部门协同溯源查处,实现风险“全链条控制”。

更值得称道的是,“夏安”行动始终坚持“开门搞监管”,通过搭建群众参与平台、强化宣传引导,让食品安全监管从“政府独奏”变为“社会合唱”。行动期间,邀请市民代表、媒体记者参与夏季餐饮食品抽检,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烤串、凉皮、自制饮品等品类开展靶向性抽检,共开展抽检监测2.3万批次,抽检结果通过市局官网及时公示,让群众“看得见、能监督”。这些举措,既利用社会大众的力量,又增强了社会大众的消费信心,可谓真正实现了食品安全的共治共享。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人民群众固然乐见这些行动成果,他们更期待在没有专项行动期间的长治久安,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季节性、品类性,甚至还有很大程度上的随机性。也就是说,监管的力度,决定了这份民生温暖的温度,夏季安心了,冬季怎么办?今年安心了,明年怎么办?

也就是说,以上种种执法成果,能否形成在全市甚至全国、全行业、全业态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能否将临时性的安排转化为常态化长期化的制度?

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可以说,确保食品安全,是这个目的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监管部门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夏安”行动为这个目的迈出了坚实一步,其背后的治理智慧应当被延续与发扬,让食品安全防线越筑越牢,真正实现长治久安。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