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消息,自2024年7月,北京市启动“一标四维”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新设经营主体40.68万户,同比增长10.27%。
一年来,以“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从“规范统一”“改革创新”“信用赋能”和“风险防控”四个维度出发,创新推出20条高品质登记注册服务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生得便利、长得茁壮、退得顺畅”。
推出企业登记注册AI智能服务,实现“智能问答”。北京在全国率先将DeepSeek大模型技术应用于登记注册场景,创新推出智能服务“市监小e”,提供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咨询服务。自今年3月上线以来,“市监小e”累计提供智能咨询服务36.5万次。
外资企业开办迈出“加速度”。持续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全程网办改革,大幅压缩外资企业设立周期,推动开办时间由原来的2~3个月压缩至最快一天办结。自2024年7月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新增外资企业3505家,同比增长13.03%,开放型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电子营业执照赋能数字政务新体验。电子营业执照已成为北京数字政务服务的核心基础设施。截至8月底,全市超过238万户存续经营主体下载应用电子营业执照,占经营主体总户数的87.9%,累计应用量逾2.4亿次,稳居全国首位。
畅通退出机制,助力市场“新陈代谢”。支持被吊销的经营主体合并办理变更与注销登记,减少重复提交、简化办事流程;畅通破产管理人处置破产企业对外投资股权流程,再投资企业不履行法定变更义务的,按照司法协助执行程序办理,助力破产清算企业高效退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