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平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京字号”皱叶菜有望端上市民餐桌
延庆区绿色有机农产品总产量2.9万吨
顺义沙子营红薯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
通州区玉米公园含480多个新品种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庆区绿色有机农产品总产量2.9万吨

 

本报讯 任颖 如果要为延庆的农业发展提取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绿色”。2025年,延庆区继续秉承“生态立区”理念,坚持“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战略,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上半年,全区有绿色食品认证基地14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包括转换认证)基地51家,绿色有机农产品总产量2.9万吨,位居生态涵养区第一。

坚持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建设绿色有机种植基地,是全面提升农业绿色有机发展水平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结合“北京市安全优质新鲜蔬菜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延庆区5家绿色有机认证基地脱颖而出,入选首批北京市“安优鲜”示范基地建设名单,数量位居全市涉农区之首。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现场调研,为每个园区量身定制了“一点一策”提升方案,市区联动补齐园区建设短板、优化技术规范体系。北京绿惠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是这场“绿色升级”的生动注脚。在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不断优化生产流程,绿色防控技术更精细,优质安全生产标准更清晰,每一棵蔬菜都带着“生态密码”生长。

走进大榆树镇高庙屯村的北京绿惠种植专业合作社,400余亩土地上,226栋现代化蔬菜大棚和10栋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推开大棚门,智能环境调控系统正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着温湿度和光照,为作物营造出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地头的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精准地将水分和养分输送到每一株作物根部,节水节肥的同时确保蔬菜品质稳定。

好品质离不开严管理。延庆区严抓认证产品质量,筑牢坚实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安全防线。眼下蔬菜进入采收旺季,田间地头除了菜农们弯腰忙碌采收的身影,还活跃着一群“绿色卫士”——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员。他们手持移动巡检设备,实地检查农田环境、农事生产记录、投入品库房、农产品自检及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等情况。“现在胶体金检测是‘用什么检什么’,特别方便,几分钟就出结果,而且还为开承诺证提供依据。”村级网格员邹志霞说道。

这样的监管从不是“一阵风”。早在2022年,区农业农村局就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对全区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全覆盖、不定期巡查检查,尤其是督促绿色有机等规模化生产主体严格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规程。今年上半年区级已完成9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年检,各级网格员百余次深入田间,实现多轮巡查全覆盖,确保动态监管始终“在线”,绿色有机标准执行“不褪色”。与此同时,农业标准化基地观摩会、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培训、农资打假宣传等轮番开展,讲技术、聊经验、学法规,让绿色生产的理念顺着田埂悄悄扎根。

好产品更要找对好销路。延庆区为绿色有机农产品搭起了“云梯”,“绿富隆”的新鲜瓜果、“北菜园”的有机蔬菜、“绿惠”的精品番茄,亮相“北苑路88号”北京优农特色农产品市集,市民们边尝边买,“延庆产的就是新鲜、有味道。”的赞叹声此起彼伏。此外,高品质的有机农产品被纳入“妫水农耕”区域品牌,统一的包装、鲜明的标识,更多“延庆的味道”有了响亮的金名片,实现产品溢价。上半年,“妫水农耕”官方商城线上订单不断,4462吨农产品带着泥土的芬芳走进千家万户,132万余元的线上线下销售额,是市场对“延庆绿色”的最好投票。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16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中,延庆区凭借“绿色兴农 品牌强农 走好生态涵养区农业发展之路”的实践成果,跻身全国31个典型案例之列。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