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昌平区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京字号”皱叶菜有望端上市民餐桌
延庆区绿色有机农产品总产量2.9万吨
顺义沙子营红薯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
通州区玉米公园含480多个新品种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京字号”皱叶菜有望端上市民餐桌

 

本报讯 何蕊 原产地欧洲的皱叶菜最近走红,成为火锅界新宠。不久,“京字号”皱叶菜有望端上市民餐桌。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教授吴学民介绍,该校在通州区马驹桥镇建立的科技小院里,产量和营养价值更高、更适合北方种植的皱叶菜正在培育。

皱叶菜,叶长,皱皱巴巴的,俗称“丑菜”,营养价值极高,堪称蔬菜中的“维C大王”。中国农大理学院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研二学生江晓雯说:“皱叶菜肉质厚,久涮不烂,褶皱还能吸汤汁,是涮火锅的好搭档。目前,北京市场上的皱叶菜大多产地在京外。去年,吴老师引进了一批皱叶菜,希望在科技小院里实现升级,让它适应北京的土壤。”

科技小院的大棚里,几片心形嫩叶在育苗穴盘里滋出。一盘挨着一盘,生机盎然。“再过半个月,这些小苗就能被移栽到地里了。”江晓雯也是科技小院的院长,全程护航皱叶菜的培育过程,她说,“这是第三茬儿要下地的皱叶菜了。”

前两茬儿种植过程中,师生分别以叶面喷施肥和土壤施肥两种方法,对皱叶菜开展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叶片的光合作用显著上升,叶绿素含量最高提升约40%,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也提高了。直白地说,菜长得更快、更好了。”江晓雯说,由于种植地的南北差异,大家还围绕皱叶菜的“抗造”能力开展对比实验,“经过实验处理,皱叶菜的抗氧化酶活性提升了约20%,这证明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北方冬季气温低且干燥的环境。”

第三茬儿皱叶菜移栽后,师生将综合前期最佳的栽培管理方案,继续提升其各项品质。目前,该科技小院的皱叶菜已实现亩产4000至5000斤。每个收获期,三五天就能收获一批新鲜叶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