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京津冀三地深化特殊食品安全监管协作
《北京市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指引(试行)》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反垄断普法宣传工作
北京市团餐单位及供应链负责人食安宣贯活动启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本报讯 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消息,什么是假冒伪劣食品?假冒伪劣食品是指伪造、冒充、掺杂、过期等违法违规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在农村地区,通常表现为生产、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无”食品通常指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明、无生产厂家,来路不明的食品。因缺乏必要标识信息,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及维权困难等问题。

“山寨”食品通常指模仿知名品牌的商标或者包装等,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食品。可能存在原料劣质、生产工艺不达标、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等问题。

过期食品通常指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因超过保质期,食品可能会出现微生物大量繁殖、油脂氧化酸败、蛋白质腐败变质等问题。

同时,需警惕虚假宣传和违法宣称功能等违法行为。常见于虚假宣称“降压、降脂、减肥”等功能的普通食品或者宣称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保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非法添加药物等非食用物质成分,食用后会危害人体健康。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

一是仔细选购定型包装食品。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店,仔细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不贪图便宜,不购买无标识、包装破损、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食品。

二是理性购买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购买前应咨询专业人士,认准包装上的“蓝帽子”标识,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三是科学储存和食用食品。所购食品尽量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贮存时需符合要求,如常温、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和冷冻保存等;超过保质期后,切勿食用。

四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消费中发现假冒伪劣食品,留存购物凭证,可通过12315、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或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及时维权。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