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四良”协同助推小麦单产提升
延庆区科技赋能“菜篮子”走出“新路子”
通州区优质高效种植助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顺义区樱桃产业激活乡村振兴“致富密码”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5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四良”协同助推小麦单产提升

 

本报讯 芦晓春 日前,北京房山区窦店镇的千亩麦田里,金色麦浪翻滚,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全市“三夏”生产由南至北全面铺开。据了解,今年全市小麦播种面积45万亩左右,同比增长超过5%,亩穗数49.2万,同比增加2.3万,单产呈增加趋势。这背后,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协同发力的生动实践。

良田筑基。“十四五”以来,北京市以“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为目标,重点围绕田块整治、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电力配套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4万亩,同步配套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设施17万亩。据初步测算,高标准农田亩均粮食产能提升约100公斤,为小麦稳产增产筑牢了耕地基础。

良种当家。今年,北京市小麦品种布局优化成效显著,呈现出“新、丰、广、优”的特点。主推的10个高产优质抗逆品种比去年推介品种增加9.72万亩,同比增长14.8%。全市杂交小麦种植面积有大幅度提高,京麦189、京麦18等杂交小麦品种凭借抗逆、稳产、丰产等优势,成为京郊小麦稳产增产的“助推器”。

良机装备。全力推动北京“伏羲农场”落地建设,打造全国智慧农业应用场景顶级示范标杆。对高性能播种机和动力换挡(无级变速)智能拖拉机开展“优机优补”,并持续扩大智能装备补贴范围。近年来,推广应用高性能精量播种机300余台,全市安装自动(辅助)驾驶和作业监测等智能终端2059台,智能终端覆盖全市80%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极大提升了作业精度和作业质量。

良法提质。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北京市梯次开展高产攻关、高产示范和高产带动。市区两级重点建设37个高产示范区,率先垂范,集成应用高质量整地播种、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核心技术,为种植户们提供看得见、学得会的“科技课堂”。

目前,北京小麦已经进入成熟期。全市召开了“三夏”生产调度会,结合气象和农情,部署抓好“三夏”生产工作,切实减少降雨可能对夏收造成的不利影响,投入小麦收获机、拖拉机、玉米播种机等农机具1.2万台件,强化机具组织和调度,狠抓机收减损,保障农机跨区转运通畅,确保夏粮丰收到手。下一步,将抓住晴好天气窗口期,做好小麦抢收工作,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确保颗粒归仓。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