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从海淀区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区域发展总目标,组织开展“每月一讲”交流活动。活动聚焦“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以“数说”形式讲业务、谈发展,推动市场监管业务融通发展、互促共进。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聂俊杰出席会议。
活动中,经济服务办公室、公平竞争科、登记科、政务服务中心、北下关街道市场监管所、学院路街道市场监管所、万寿路街道市场监管所七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展开交流。各部门通过数据展示和典型案例,详细阐述了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方面的工作举措和成效。
2024年,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创优服务措施》29条,精准提升助企服务效能,海淀区在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位列第一;2025年以来,依托“三级梯度走访服务”机制,累计走访企业750余次,办结企业诉求700余项,同比增长18.2%;构建“示范基地-服务站-联系点”商业秘密保护体系,搭建立体化保障网络,已建成市级示范基地11家、园区工作站21家、基层联系点31家,提供争议处理、维权指导等精细化商业秘密保护服务290余次;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完成餐饮店、超市、药店等10类行业场景共75项案例,数量占比全区90%以上;在7个园区和重点楼宇推出远程审核企业登记许可服务,积极推动企业住所标准化登记改革,目前已有约1.24万户企业完成设立登记;成立全区首个民营企业数字赋能创新实践示范点、首个集群市场监管服务站,为企业搭建交流互鉴平台,促进企业协同发展。
会议指出,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职能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着推动市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责任。全局要进一步提升对园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集成服务水平,主动发起登记注册流程,帮助企业做好成果转化,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在海淀落地生根。同时,要重视大型商圈招商引资工作,与属地、商圈协同配合,密切关注商圈企业发展动态,纾解企业发展中的难点、堵点。
会议强调,要积极搭建助企对接服务平台,通过组织专利对接、专家分享、政策解读等活动,依托市场监管职能资源,关注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不断优化海淀区营商环境,拓宽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对接渠道,当好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会议要求,要全面深入推进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体干部职工要将思想认识与实际行动高度统一到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之中,以能力作风建设为驱动力,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锤炼优良作风,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贡献市场监管“硬核支撑”。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所、队和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开展“每月一讲”交流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