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积极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2024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点工作计划》等工作要求,为区域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统筹谋划,创新引领,2024年度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统筹谋划,构建协同高效服务体系。实施“中心统筹+站点协同”联动管理机制,重点开展企业服务工作,明确工作方向;优化资源配置,利用专家资源、服务导师,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流程指导等支持,2024年服务辖区企业450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95家,解答咨询892件,宣传培训33次,推送专业信息1854条。
二是严格把关,筑牢知识产权质量根基。坚持“质量优先”原则,严把知识产权申报、初审推荐。有序推进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优势单位推荐工作,重点动员辖区高新技术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人工智能企业等创新主体以及专精特新企业11家申报,成功认定6家;扎实落实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2024年共开展二批次94件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工作,其中主动撤回67件,申诉27件,为辖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开展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引导35家企业共67件专利产品首次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备案。
三是创新服务,赋能企业发展动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1+4+1”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势。创新服务模式,与石景山法院行政庭(知产庭)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智护京西”平台,开展知产民事案件巡回审判活动,走访非遗企业护航传统文化,强化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支撑;持续完善区域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制定《门头沟区知识产权发展促进与品牌提升支持办法》,支持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领域取得的成效,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围绕党群服务中心辐射范围,将服务范围有效延伸至周边企业,组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充分利用窗口服务空间和网站等载体,与公益性组织对接,积极开展政策宣讲等各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