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按照《北京市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的分工方案》工作要求,2020年至2024年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认真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治理工作,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主体2504户次,发现问题单位90家,责令整改77家,立案查处13家;开展保健食品宣传活动146次,办理群众投诉举报110件,有效净化了辖区保健食品经营秩序。
一是精心部署,及时调度。五年来,先后制发《2020年门头沟区市场监管局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北京市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2021年)等行动方案及《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3年保健食品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门头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特殊食品混放销售、标注消费提示不到位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2024年)等通知,明确职责任务,统筹部署开展保健食品规范整治工作。
二是压实责任,强化监管。多次对辖区大中型保健食品销售主体开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培训,并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建立大中型特殊食品销售主体台账,对相关主体的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进行收集归档,指导保健食品销售主体将“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混放”“保健食品销售专区设置消费提示用语”等加入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按照管控频次进行管控,切实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三是科普宣传,凝聚合力。将保健食品纳入年度宣传工作重点,利用传统纸媒、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和平台,通过动画科普、发放明白纸、宣传折页等多种方式,常态化开展特殊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和普法教育。利用“3·15”、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大宣传节点,重点针对“一老一小一病患”人群,加大保健食品安全科普力度,推进保健食品宣传进养老机构、进学校、进社区、进园区,倡导公众理性消费保健食品,提升公众消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