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养生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有害的“伪养生”理念。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多多益善”,盲目追求补充营养,结果却适得其反,不少疾病正是这样“补”出来的。
不少病是“补”出来的
吃肉进补——当心增加肠癌风险
都说贴秋膘,秋季要补,不少人都会“以肉贴膘”来进补。但如果每天都是大肉,无疑会增加肠癌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科主任医师李心翔表示,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饮食容易在肠道里被厌氧菌所分解形成一些像亚硝胺、酚类、胺类等致癌物质。同时,高脂肪的饮食也容易导致胆汁的分泌,胆汁霜的增加也很容易在肠道中形成致癌物质。加之如果水果、蔬菜吃得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长期与肠道接触,容易导致肠癌发病率升高。
此外,秋季进补吃肉要适量,也要会选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门诊部主任医师杨威提醒,羊肉、牛肉和猪肉,都是不错的补品,但在食用时还是有所禁忌的,秋补并不是单纯地吃大鱼大肉来贴膘,应对症进补。
比如,羊肉:性温,热证上火慎用;牛肉:不易消化,脾胃功能差,不宜多吃;猪肉:脂肪较高,高血脂不宜多吃。
喝汤进补——当心增加痛风风险
汤是很多人心中的滋补佳品。常说喝汤养生,而且汤要慢慢熬,熬得越浓,营养越高。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营养科关阳介绍,汤的营养和煲汤时间没关系,汤只要煲一会儿就已经有鲜味了。而且有研究发现,汤熬的时间越长,味道越鲜美,其中的核苷酸含量也就越高。引起痛风的嘌呤就是核苷酸代谢的最终产物,也就是说,汤熬的时间越长,诱发痛风的危险也越高。
当然也不是不能喝汤,而是要适量。关阳医师提醒,很多人认为最有营养的东西都在汤里,这是错误的。最正确的喝汤方法是大半碗汤,加上少量食材一起吃。
大补营养——当心诱发胰腺炎
相关媒体在2021年分享了一个故事,53岁的张女士(化名)平时特别喜欢吃肉,而且总是觉得自己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因此进补也更频繁。一天晚上,一下子吃了3斤牛肉和海参炖鸡等食物。结果腹痛被送往急诊科后,检查发现属于严重急性胰腺炎,并出现肾功能衰竭情况。她的静脉血放置后出现了类似奶茶的颜色。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胡世云提醒,现代人营养充足,已经不能像古代一样大鱼大肉“贴膘”式进补了,这对心脑血管的健康无疑是不利的,现代人尤其要注意根据不同体质来补益。
保健品补肾——当心吃多伤肝脏
据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息,杭州一位50多岁的王先生(化名)总感觉身体很累,白天头昏眼花,晚上腰膝酸软,还时常有耳鸣。于是他先后买了十几种补肾壮阳保健品,从销量排行第一的补肾养肾丸,到鹿茸鹿血酒等十几种补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管用,就打算挨个尝试一下。结果一个月过去了,身体没补起来,反而整个人却越来越疲惫。结果到医院一查,转氨酶直接升至1000+,是正常人的20多倍。被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医生看了王先生买的保健品,发现不少成分中含有“制首乌”“补骨脂”等明确存在药物性肝损害的中药成分。
喝粥养胃——当心胃功能退化
喝点小米粥,多吃素少吃肉……都是口口相传的“养胃秘籍”。可是这样真的对胃好吗?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令狐恩强表示,很多广为流传的“养胃秘籍”也有不适宜的地方,比如对胃溃疡患者来说,喝牛奶后由于钙离子浓度高,反而会增加胃酸分泌,加重对胃黏膜的损害;苏打饼干中的油脂含量相当惊人,过多摄入会增加胃的负担;白粥、小米粥是常见的养胃“良方”,但是胃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点,长期吃易消化的食物,胃的消化能力就会退化变差。
切勿过度大补,做好这8点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进补要够营养。不过,2024年《自然-衰老》刊发的一项研究发现,营养过剩可能会加速衰老,并导致组织损伤和髓系炎症,两者共同加速器官衰老。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表明:保持营养平衡,既不要缺乏也避免过剩,才是健康的关键。
每天吃够12种食物
每人每天至少吃12种食物,每周要25种。每天早餐至少摄入4~5种,午餐摄入5~6种食物,晚餐4~5种食物,加上零食1~2种。
平均每天谷薯及杂豆类食物的种类数3种,蔬菜水果4种,禽畜鱼蛋类加起来3种,奶、大豆和坚果食用2种,轻轻松松就达到了一天12种食物。
注意三餐分配能量比例
推荐按照“三餐制”分配能量,早餐30%、午餐40%、晚餐30%。一顿丰富的早餐很重要,早餐应该占全天热量的30%。
推荐东方健康膳食模式
建议增加粗粮,减少精米精面;推荐植物油,低温烹饪;增加白肉、减少红肉,推荐豆制品;蔬菜多多益善,保证适量水果;推荐适量坚果、奶类;强烈推荐蒸、煮、涮的烹饪方式。
食材多吃天然的
热量和热量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热量的牛奶和碳酸饮料,碳酸饮料里空有热量,却只含有极少甚至不含有对健康有益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主食多点全谷物
平常主食中三分之一可以换成全谷物、粗杂粮。天然的全谷杂粮、淀粉豆类、薯类,都有一部分“抗性淀粉”,而抗性淀粉也不容易消化吸收,热量相对较低。而且它们往往也含有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等。
肉类选脂肪少的
肉类可以多选择一些脂肪少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畜肉的脂肪含量较高,以猪肉为最高,其次是羊肉、牛肉。鱼肉的脂肪含量低。
每天一斤菜半斤果
每天要最少吃一斤到一斤半的蔬菜、半斤水果。就拿蔬菜来说,水分大、热量低,比如冬瓜、黄瓜、生菜等。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
进餐可先素后荤
有肉有菜的情况下,先吃蔬菜,主食尽量多选一些粗粮杂豆,在胃部会占据一定的空间,这些食物的热量低但是饱腹感却很强。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