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营养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零食“红黑榜”请查收 营养健康才是“硬道理”
“超嫩牛排” 是真牛肉吗?
“五比五”零食“红黑榜”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9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嫩牛排” 是真牛肉吗?
本质上都是真牛身上掉下来的真肉
 

“假牛肉”经常以牛排、牛柳、牛肉粒的模样出现,很嫩,嫩到毫无肉类应有的纤维感,轻轻一咬就断。这是真的牛肉吗?

其实本质上,都是真牛身上掉下来的真肉。区别在于,嚼起来富有纤维感的牛肉,是只经过分割、修整、冷藏/冷冻的肉,包装起来卖的话,一般叫原切牛排;而口感像鸡蛋干一样嫩滑的牛肉,通常是经过较多加工的调理牛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菲力、西冷、眼肉等,只是牛肉不同部位的名字,和是否为原切或调理牛排没有关系。整切、拼接,只是牛排的成型方式,关乎是一整块肉、还是几块肉拼在一起。整切牛排可以做成原切牛排,也可以做成调理牛排。

牛肉为什么要“作假”?安全营养吗?

先站在吃牛肉人的角度来说,调理牛排里,加入了一些添加剂,让做牛肉的容错空间大一点,即使多烹饪了一会儿,牛肉也不会变成树皮,依然保持水嫩的口感。

这些添加剂比如有保水剂: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等,能提升牛肉的保水性,吃起来更嫩。酶制剂: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能水解牛肉里的蛋白质,让牛肉更好嚼一点。

除了加料以外,一种叫“滚揉”的物理手法,也能让牛肉口感变嫩。滚揉,就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把肉和腌料混在一起翻滚、摔打,期间牛肉肌肉纤维断裂(变嫩)、腌肉汁渗入牛肉纤维中(入味)。

其次,商人乐意做调理牛排。经过添加剂作用和物理加工,一些原本品质不算上乘、卖价不太高的牛肉也能做成牛排产品卖出去,不浪费一两牛肉。

那么“假牛肉”安全营养吗?首先,安全是肯定的。上面说到的添加剂,都是能合法使用的,安全性无需多说。添加剂使用量也不用太担心,一方面是有硬性的使用量上限,另一方面,添加剂太多就不好吃了。至于营养也不差,本质上都是牛肉,有牛肉该有的一切营养素,但添加了添加剂,尤其是添加量较大的增稠剂,必然会挤占牛排中肉的占比。

怎么区别“真牛肉”和“假牛肉”?

一是看包装大字。如果是原切牛排,标签上往往写了牛的品种、产地、饲养方式等展现牛肉本身品质的字样;调理牛排的产品名字往往带有“黑胡椒”“香草”或“儿童牛排”字样,强调调味多一点。

二是看配料表。原切牛排的配料有且只能有牛肉,有时附赠单独包装的黄油、调料包;调理牛排的配料表比较长,包含调味料和多种上文提到的添加剂。

三是看肉本身。为防煎过头、口感干柴,原切牛排大多数为厚切;主打食用方便、性价比高的调理牛排薄切较多。

四是看国标代号。原切牛排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GB 2707)或《鲜、冻分割牛肉》(GB/T 17238);调理牛排为《速冻调制食品》(SB/T 10379);开袋即食的冷藏熟牛排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熟肉制品》(GB 2726)。

五是看产品类型。包装背面的一堆字里,还有个产品类型。原切牛排往往写得是“冻畜肉”;调理牛排写得多有“菜肴制品”字样。(科普中国)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