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食安怀柔
3上一版  下一版4
 
强党建 稳秩序 促发展 保安全
怀柔区组织开展品质餐饮工作培训会
食用农产品信息化监管——经牧其田野,辨其可食者
北房镇“博士农场田园实验室”启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8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用农产品信息化监管——经牧其田野,辨其可食者
“2211231”示范引领项目(七)
 

《周礼·地官·遂师》:“经牧其田野,辨其可食者,周知其数而任之,以徵财征。”意思是:在田野上划分田界和井田,辨别今年可以耕种的土地,全面了解它的数量而任用农民耕种,据以征收赋税。从耕种的源头管理虽然是为了收税,但这也是食品安全源头精准把控的雏形。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重点讲了保障粮食安全问题。“创食”以来,怀柔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进一步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定期召开常务会、食安委办公会、专题调度会等,压实压紧“党政同责”,落实落细“严守五关”,推动食用农产品全过程智慧监管,每年农产品监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本区生产销售的种植业产品中禁用农药、畜产品中“瘦肉精”、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禁用药物的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全力夯实了“创食”根基。

严守投入品类第一关

准入经营“全监管”。扎实开展农业投入品市场日常监管,对辖区内4家种子经营单位、2家种子生产企业、34家肥料经营单位、2家肥料生产企业、38家农药经营单位,8家兽药生产经营企业、38家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全部纳入监管名录;探索农业投入品进销存管理试点工作,将38家农药、8家兽药经营门店全部纳入“怀柔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

经营管控“全环节”。制定《怀柔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项目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主要内容,逐步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制度化管理。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定期对农资经营企业的购销台账进行检查,强化规范守法经营。全面推行兽药良好经营规范,建立并执行采购、验收、入库、储存、销售、出库环节制度,区内3家农药经营门店获得了限制使用农药经营许可,全区农药经营单位100%实行实名购买制度,保证所购兽药的合法性。

管控风险“全配送”。开展有机肥推广工作,实现化肥减量目标。全区有机肥由供肥企业实行统一配送,区农业农村局安排专人全程监督,2020—2022年共完成有机肥配送34328吨。种植主体通过北京市农药减量使用管理系统,享受补贴购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区统配比例达到90%,大大降低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开展年度监督抽检,确保自配料质量安全。

严守主体责任第二关

监管主体“全名录”。建立64家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畜禽屠宰企业、1家生鲜乳收购企业、3家粮食贮备企业、6家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等生产经营主体台账,依法纳入日常监管。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制度》,根据农产品、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经确定列入“黑名单”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等,将在区级网络平台或新闻媒体公布,并实施重点监督检查的管理制度。

主体人员“全培训”。对纳入监管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和种养殖大户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每年至少开展区级培训3次,乡镇培训14次,年培训人员3000余人次,监管名录内的生产主体培训率达到100%。对纳入监管的主体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并向其发放告知书。执法部门对监管对象和监管区域分级,建立台账,并依照不同对象和区域加大监管频次,开展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全区监管对象100%落实了生产记录制度,能够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安全间隔期规定。

人员管控“全链条”。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落实了农产品生产记录、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规定。区内唯一一家牛羊屠宰企业建立了肉品流向登记制度,区农业农村局派驻官方兽医进行定点监管,从进场、屠宰、检测到肉品流向均有完整记录,实现肉品质量可追溯。

(未完待续)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