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王可心 春节期间,京郊不少蔬菜种植基地迎来了销售高峰。位于顺义李桥镇后桥村的特菜种植基地中,特菜礼盒正在热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京郊引进种植的50余种特菜可供应市场,丰富老百姓的餐桌。
走进后桥村的锄新农庄,不少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打包,刚刚从地里拔出来的新鲜蔬菜陆续被整齐封装,放入礼盒中,等待快递发出。一眼看去,装入的蔬菜不很常见,紫色的菜花、瘦长多色的彩椒、小小的樱桃萝卜、水果苤蓝等,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说,6样或8样菜品一盒,价格在百元左右。眼下基地正值上市的蔬菜品类约30种,以小众的特菜为主,全年上市品种超过150种。
在基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不远处的种植大棚,这里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光是菜花就有好几种不同品类,可以看到深浅不一的紫色菜花、幼嫩吸睛的黄色菜花、外形奇特的宝塔菜花等。除此之外,叶子背面呈紫色的紫背天葵、红得发紫的甜菜、球形根的茴香、可以生啃的水果苤蓝、黄色叶脉的叶用甜菜、嫩绿的快菜、梗叶上带着水珠的冰菜……各种各样的特种蔬菜,汇聚了来自全国的新优品种。
“锄新农庄是目前种类比较全的一个种植基地,这里可以说是北京市特菜种植的一个缩影。特菜的引入包括了许多外地引进及本地培育的新、奇、特、优蔬菜品种,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市蔬菜市场的品种结构,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颖、健康和多样化蔬菜的需求。”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介绍。
为满足北京地区蔬菜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特菜品种的引进种植仍在不断深入,有越来越多的新品种在京落地。“特菜种植促进了农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发展观光农业、采摘园等,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专家介绍说,目前北京特菜种植分布广泛,遍及昌平、海淀、顺义、大兴、通州等区,总体呈现出由近郊到远郊逐步扩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