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延庆区农业发展驶上“数字高速路”
怀柔果脯非遗技艺亮相北京国际非遗周
房山区举办农技科普文化节活动
通州区金秋“菜篮子”“尖儿货”鲜味儿十足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庆区农业发展驶上“数字高速路”

 

本报讯 温婧 北京延庆八达岭镇,道路两旁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里炮村几千亩苹果绘就迷人的丰收之美。在距离不远的旧县镇绿富隆数字化果蔬种植基地,科研人员正在智慧大屏前查看大棚内番茄秧苗长势,借助中国电信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应用,延庆现代农业种植尽显“科技范儿”。

走进种植装备齐全、“科技范儿”十足的番茄大棚,看到一排排番茄长势喜人,隐藏在番茄丛中的仪器引起大家的好奇。北京电信延庆区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勇介绍,“这些设备内装有电信的物联网卡,通过运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手段,实现对大棚温湿度、视频监控、病虫害防治监测等数据的收集、建模分析,为种植户提供更科学、合理、精准的种植建议。”

“登录智慧农业云平台电脑端或手机App,可以随时查看大棚内果蔬生长状况,大棚内的物联网气象站可以采集环境信息。此外,一些设备还能帮番茄浇水、施肥、调控环境温湿度,科技进步使种地这种事儿越来越科学和简单。”绿富隆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张锦博士继续说道。

早在2022年9月,北京电信就基于天翼云3.0平台,为绿富隆公司部署搭建了“妫水农耕”智慧农业平台,推动蔬菜、花卉、水果、豆类等种植“数字化、智能化”。

打通农业生产“高速路”,不是只跑“自家车”。如今,搭载上中国电信云平台的气象、空气、土壤物联网设备,辅以天翼云眼的远程AI视频赋能,以及水肥一体化应用助力,绿富隆实现了农业生产标准化、机械化和智能化。基于电信云平台的数字生产模型,不仅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创新打造特色农产品标准作业模型,未来更可以将成功的种植经验,快速复制到更多农场。传统农业驶上“数字高速路”,处处充满“科技范儿”。

不仅如此,聚焦盆景园艺特色产业,里炮村已经完成苹果的“种、储、销”全产业链建设。为加快果品品牌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当地农户通过“天翼云眼”AI对果树进行智能监测,农户们可借助手机等智能终端,将大棚内果树盆景实时状况尽收眼底。苹果、海棠等盆景园艺的发展延长了当地农产品产业链,从而带动农民共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北京电信在八达岭镇多地建设‘天翼云眼’AI摄像头和‘天翼云播’系统,将动态数据接入‘数字乡村云平台’。”徐勇介绍道。像里炮村这样乡村,北京电信还根据其需求在果园、大棚等地布放智能设备,既可以让村里随时了解果树长势,还可以帮助乡村进行特色宣传。

在北京延庆八达岭镇里炮村,村委会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乡村云平台”查看村内道路、果园、河道等区域的实时状况,借助一张大屏便能实现道路监控、果园管理、村务宣传等全覆盖,推动乡村治理数字化和便民服务智能化。

目前,北京电信已完成八达岭镇15个行政村的高速网络覆盖,为八达岭镇16个村装上了“数字乡村云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助力农业农村数字化进程按下“加速键”。北京电信在乡村振兴工作上持续发力,助力当地政府推进数字化乡村治理。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