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区县动态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3个典型案例入选2023年全国智慧农业建设优秀案例
通州区于家务乡种业发展迎来科技智囊团
朝阳区金秋描绘好“丰”景
密云区东关村菊花产业助力“消薄”增收
第二十届昌平苹果文化节开幕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10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密云区东关村菊花产业助力“消薄”增收

 

本报讯 魏昕悦 高梦圆 露凝而霜,菊有黄华。密云区高岭镇东关村的村民们笑意盈盈,站在菊花种植基地里“沙场秋点兵”:玉胎一号、金丝皇菊、匍匐菊、观赏菊……多个品种竞相绽放。

这个曾经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靠着菊花产业成功“消薄”,成为全市集体经济薄弱村“蝶变”致富的缩影。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村民们泡上一杯自种菊花焙制的菊花茶,香气四溢。这一朵朵菊花,算得上是村民们的“增收花”。

2021年,东关村集体开始尝试种植食用菊和观赏菊并开发菊花茶产品。到2022年,有30位村民加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菊花种植加工共收入16万元,菊花产业总产值更是达到65万元,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当年11月底提前完成“消薄”任务。“经过采摘、加工、包装后,菊花茶产品会在京东等互联网平台销售,每年仅出售菊花茶的收入就有18万元。”东关村党支部书记董宝齐介绍。2023年,东关村的菊花种植面积已达到100亩,预计烘干后总产量4000余斤。

除了东关村,还有很多集体经济薄弱村也都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像平谷区熊儿寨乡南岔村种植食用菌,打造“泉水蘑菇”品牌;密云区冯家峪镇西白莲峪村建设“金瓜谷”产业园;房山区周口店镇泗马沟村结合本村自然野生中药资源,发展中药产业……乡村特色产业,既是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的“助推剂”,也是集体经济壮大和可持续发展的“金名片”。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