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营养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想要如厕不费力 试试通便“特效食物”
多吃5种食物有助降血脂
现制饮料消费提示发布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23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想要如厕不费力 试试通便“特效食物”

 

说到便秘,大多数人耳边最先响起的建议往往是:“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于是,很多朋友特别认真地啃玉米,喝小米粥,嚼红薯,吃香蕉、黄瓜、西红柿……结果,要说一点儿帮助没有吧,有点冤枉了大家的努力,但程度却有限。视厕所如战场、长期遭受便秘困扰的朋友们,希望此文章对你能有些许的帮助。

不吃早餐,错过最佳排便时机

早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吃东西能够触发胃结肠反射。这个反射会增加结肠(也就是大肠)的运动,想象一下仓库发了一大堆货,快递员不得不开工的场景……

同时,我们从躺着到下床站立的过程,发生了一个从仰卧位向直立位的体位转变。别小看了这个转变过程,它会诱发直结肠反射。这个直结肠反射跟胃结肠反射会产生一个协同效应,导致高振幅结肠蠕动波的传播,形成排便刺激——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如厕冲动。

喝够水是排便通畅的基本保障

先科普一个重要知识:正常的大便约含74%的水、硬硬的大便含<72%的水、软软的大便含≥76%的水。也就是说,含水量只需要相差2%,就能决定你在厕所努力2分钟还是20分钟……

长期遭受便秘困扰的朋友们,多喝水是你们首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作业,每天8杯水(1500~2000毫升液体)是便便通畅的基本保障。否则,就算膳食纤维摄入充足,也不能充分发挥纤维的通便效果。

水对通便的帮助是多方面的:水本身以及水里的离子及无机盐,如镁离子、钙离子、硫酸盐、碳酸盐、碳酸氢盐等,它们在胃肠道中经过一系列转化后形成的化合物,一部分可以从肠壁吸收水分,帮助便便充盈水分并软化;一部分可能会刺激结肠反射;还有一部分可能具有益生元作用……

吃对吃够膳食纤维

对于蹲坑费力、排便疼痛、便便干结等原因不能每天排便的朋友们,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确实可以有效减轻你们的痛苦。

膳食纤维是一个大家族,根据溶解度(可溶于水的程度)、黏度(流动阻力程度)、发酵能力(在结肠内被肠道细菌利用发酵的能力),这个家族又被分成很细化的六类。

它们帮助人们愉快如厕的功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结肠内被细菌部分或全部发酵,通过增加菌群数量来增加粪便重量,留住水分、产生短链脂肪酸和气体,让便便更松软更容易排出——这个功能主要由可能被适度发酵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来完成,比如果胶、菊粉等;另一方面,通过刺激肠道黏膜来增加水分和黏液分泌,从而促进便便在肠道内的运输——这个功能主要由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来完成,比如颗粒大而粗的麦麸。

但要提示大家,无论是加热还是粉碎,加工不会破坏膳食纤维;但相比于煮熟的蔬菜,生食蔬菜或者蒸的蔬菜,对松软便便更有帮助。因为不论是热炒还是烤制,都会改变蔬菜里的某些有益成分(例如维生素、多酚),从而减弱它们与纤维的协同作用。

这些通便“特效食物”能够帮助排便

食物在便秘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仅与膳食纤维有关,还与其他成分(比如多酚、山梨醇等)的协同作用相关。所以,你会发现:尽管你刻意多吃了些玉米、小米、芹菜等你认为够“粗糙”的食物,对于改善便秘的效果依旧不那么让人满意。

研究证实,能够更有效帮助我们松软便便的食物包括了下面这些:

水果组:猕猴桃(尤其是金果)、李子、西梅、百香果、梨、苹果;

蔬菜组:菠菜、绿豆、茄子、茴香、洋蓟、西兰花、花椰菜、苦瓜、其他豆科植物;

其他:亚麻籽、发酵酸牛乳、木耳、麸皮。

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反而会胀气

正如开篇所说,医生们都会建议便秘病人“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多少算“充足”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14岁以下儿童按照10克/1000大卡能量计算。

成年人这个需求量,通过每天不少于500克蔬菜水果,以及全天谷物中不少于1/3是全谷类,一般是可以达标的。不过,大多数人的摄入量都不足,平均只达到了推荐量的一半左右。

上述被研究证实格外有助于缓解便秘的食物,会因人而异,且不意味着就要吃很多很多。毕竟,我们的胃口有限,且我们需要均衡的、多样化的食物结构来满足身体的多种代谢需求。不能为了软化便便就顾此失彼,也不意味着膳食纤维摄入量越多越好。当膳食纤维摄入量>50克/天,反而有可能制造腹胀、肠胃胀气等麻烦。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食用4~5份水果和/或蔬菜(差不多500克以上),并选择富含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全谷物(建议全谷物至少占一天谷物摄入量的1/3)。

不过,无论通过天然食物还是膳食纤维补充剂来调整便便,都请“缓慢渐进”,以避免/减少不良反应,如腹胀、肠胃胀气和肠痉挛等。

(刘遂谦)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