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北京今年十大任务明确高质量建设城市副中心
一批惠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开工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3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批惠民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开工

 

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北京2023年十方面主要任务还包括着力推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推动“两区”制度创新落地见效,全力打造改革开放“北京样板”;着力促进数字赋能城市、产业、生活,加快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坚定迈进;着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加快绿色转型;着力探索构建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努力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着力守稳守牢安全底线,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具体来看,今年北京将开工一批惠及民生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补齐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领域短板。其中,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将新开工300个、完工100个,老楼加装电梯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

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实现22家市属三级医院通过基层预约转诊平台投放号源,建设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发挥家庭医生作用。新建6家专科医联体。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支持中医药传承发展。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改扩建10个体育公园,打造15分钟健身圈。新建10处郊野公园。新增各类森林步道100公里、健康绿道50公里。

今年,北京要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新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800家左右。试点建设80个布局合理、业态丰富、智慧便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新建改建24小时药店100家。

在“两区”建设方面,对标国际先进迭代出台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实施方案。将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全程网办”等改革拓展至外资企业。推出更多“一证通办”事项和“一件事”集成办服务场景,加快培育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企业。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面,北京将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力争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取得更多创新应用成果。

着眼世界前沿技术和未来战略需求,北京还将纵深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1万个以上,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高可靠低延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边缘计算体系等建设。推进6G技术研发。(曲经纬)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