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行业纵横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企业加速向高端化突围
中国果业有实力打造自己的顶流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加速向高端化突围

 

生产企业陷入提价困境,经销商面临出货难题,当前的“泡面江湖”有点难。据了解,“酸菜事件”发生后,方便面业务成为拖累企业业绩的“包袱”。今年上半年,康师傅的方便面业务净利润下降近四成,而统一的方便面业务更是亏了1.58亿元。

○现状

销售困境与成本压力叠加

今年上半年,方便面市场的从业者普遍反映“生意比往年更难做了”。曾是康师傅地区经销商的王勇在今年5月就果断“转行”卖起了调味品。“也不全是因为一季度的‘酸菜事件’,今年方便面确实比往年更难卖了。”王勇算了一笔账,一箱24包的康师傅袋装面,经过厂家提价,目前拿货价在60~70元,折算下来每包2.5元,商超卖场终端销售价为3元/包左右,经销商能够拿到的利润并不多。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方便面的销量每月下滑近三成,而经销商还要配合品牌搞促销活动,亏本卖成常态。

没有销量,涨价也难救方便面市场。今年一季度,方便面行业出现十年来首次“集体提价”,康师傅、统一等均有不同程度提价。从事康师傅旗下产品批发、团购的山东水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坦言道,当有销量的时候,其成本是可以暂时忽略的。而当销量不够时,再加上促销、推广、破损等各项成本开支,经销商的利润几乎为零。此外,通过走访发现北京市部分商超、农贸市场发现,货架上的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白象等品牌的方便面生产日期多集中在今年四五月份。王勇表示,如果看到已经超过生产日期三个月的方便面,一般来说就是压货了,库存太多,卖得不好。

“销售困境”也表现在康师傅、统一两大方便面企业的财报上。今年上半年,康师傅方便面业务的利润同比下降39.2% ,毛利率降至近五年的最低水平;统一的方便面业务亏损了1.58亿元,盈利水平“一夜退回七年前”。在财报中,康师傅和统一将方便面业绩下滑的原因归结于“原材料成本上涨”。五谷道场的母公司克明面业也在业绩预告中提到,小麦采购成本从2020年年初的2420元/吨不断上涨,截至2021年年末已达2900元/吨,涨幅近20%。

○挑战

同质化竞争加剧越卖越亏

○突围

巨头向高端市场要业绩

今年下半年,方便面江湖的高端“战事”愈演愈烈。目前,方便面江湖的“四大天王”康师傅、统一、白象、今麦郎均在高端市场谋得一席之地。

康师傅高端产品Express速达面馆,单盒装香浓大块牛肉方便面价格超过15元;统一汤达人升级版本“极味馆”,6杯整箱价格59.9元;白象旗下新锐品牌鲜面传的价格也在15元/盒左右。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近年来,消费者对速食食品品质的关注度要高于对价格的关注度,消费者尤其关注产品健康制作的工艺。因此,企业布局中高端产品线来确保产品品质,给消费者留下绿色、健康、营养的印象,或将成为企业未来提高利润、争夺市场的主流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如康师傅、统一等“巨头级”方便面企业的高端发展之路或难以一帆风顺。一位北京地区的方便面经销商表示,康师傅、统一等品牌旗下的方便面已经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了平价的印象,相比之下,新锐、网红品牌的高价面更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康师傅的高价面品牌,如速达面馆,相对于同类型竞争对手而言,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但在高端方便面市场上的占比依然不高。(马嘉)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