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过去这一年多,是企业发展最快的阶段。我们有了多个世界500强客户,业务范围不断拓展。”联汇智造去年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并设立企业研发总部。公司负责人赵福海介绍,园区提供的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过去新产品申报发明专利至少要3年时间,高科技企业实在等不及;园区的‘专班提供专业服务’模式将时限缩短至4个月,这是我们在这里扎根的信心来源。”

搭建集市场、金融、技术、人才等于一体的企业服务平台,帮助解决员工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需求……栽得梧桐引凤来,目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吸引超过3000家企业注册,其中北京来津企业占比由2019年的16%提升至30%,产业资源加速集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

8年多来,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突破。

北京“瘦身健体”,轻装前行。2014年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

北京新“两翼”加快建设,潜力释放。看雄安新区,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疏解央企总部启动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也基本确定选址。看北京城市副中心,环球主题公园开园运营顺畅,超过1.4万家优质企业入驻运河商务区,行政办公区二期10个地块全部实现开工。

津冀两地做好产业承接,活力迸发。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平均每51秒就有一辆汽车下线,“一台车”带动形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开业运营,承接北京近4000家服装商户,服装运送直达线路200多条、中转线路500多条,实现“一点发全国”;8年多来,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000余家,北京与津冀累计达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760亿元。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体制机制障碍逐个击破,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廊坊“北三县”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正式启动,推出453项高频便民事项和70项政务服务事项。今年,雄安新区将推出“企业开办2.0版”改革,为在京企业跨省迁移做好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