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京津冀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2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半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

 

本报综合 上半年,京津冀三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快制快迅速控制疫情,出台稳经济政策措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新兴动能保持活跃,协同发展稳步推进。

北京市统计局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万亿元,北京、天津和河北分别为19352.2亿元、7620.6亿元和1982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0.7%、0.4%和3.4%。与一季度相比,北京和河北分别回落4.1个和1.8个百分点,天津加快0.3个百分点。

北京市统计局表示,三地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亮眼。上半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5%,比1—5月提高2.7个百分点。天津投资下降10.4%,降幅与1—5月持平。河北投资增长8.4%,其中工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快于全部投资4.8个百分点。三地高技术产业投资表现活跃,北京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在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项目带动下增长78.1%,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在信息服务业等行业带动下增长61.7%;天津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5%,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1倍,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4.3%,其中信息服务领域增长24.0%;河北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40.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

京津冀三地政府出台实施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截至6月30日,北京有5.5万家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享受到房租减免,减免租金80.3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惠及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4万户,减免金额630.4亿元。天津稳步推行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各类企业100%享受到社保费减免政策,截至6月下旬,留抵退税惠及4万余户纳税人,实现退税到账金额300余亿元,通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13.8亿元,惠及企业13.6万户。河北“1+20”配套政策体系有效落实,累计为6.3万户纳税人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671.4亿元。

高端产业显现韧性。上半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3.3%,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天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河北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5.5%。

三地跨区联动日益增强。上半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067.1亿元,同比增长38.8%;占全部引进内资比重超五成,比上年同期提高11.2个百分点。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2779个,比一季度增加1918个。截至6月底,北京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在北三县合作办学11所、学生6598人。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