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俊毅 5月份第一周全国猪肉价格24.51元/公斤,环比上涨2.3%,已是连续三周上涨。
产能接近常态
“今年4月份,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处于近几年同期中位水平。”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说。4月份,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786.03头,比2021年同期1294.53头增长37.97%;比2020年同期1105.17头增长61.61%。“当前生猪供过于求的局面逐渐改善,但供给仍然较充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
从生猪存栏看,2022年以来生猪存栏逐渐从高位下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底全国生猪存栏4.23亿头,较上年底下降5.9%,但同比增长1.6%,意味着今年二季度生猪出栏量依然较充裕。从出栏量看,一季度全国生猪出栏1.96亿头,同比增长14.1%;猪肉产量1561万吨,同比增长14.0%。全国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一季度同比增长43.4%,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71.7%。受上年以来猪价持续下跌影响,生猪出栏活重开始明显下降,2022年以来已逐渐降至130公斤以内。
养殖亏损减轻
养殖盈亏情况改善源于猪价强劲反弹。生猪价格从3月份第4周12.52元/公斤开始,持续回升至5月份第1周14.89元/公斤,累计上涨18.9%,不过同比依然跌32.3%。
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生猪价格比猪肉价格回升幅度更大。专家认为,究其原因: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区域调运不畅、生猪出栏遇阻,市场生猪供应量环比下降;二是4月份国家连续收储4批16万吨冻猪肉,地方也相继启动省级、市级储备猪肉收储工作,支撑了市场行情;三是养殖户对后期价格看涨,压栏惜售;四是一季度猪肉进口42万吨,同比下降64.2%,部分港口进口冻品流通遇阻。
受猪价回升以及养殖户对下半年猪价看好等因素的影响,仔猪价格连续6周累计上涨23.3%,5月第1周达到29.41元/公斤。当前,仔猪价格已回升到生产成本线或者成本线以上。
保持一定期望值
根据近年生产成本数据测算,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价约为7∶1。当猪粮比价低于5∶1时,视为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5月4日猪粮比价为5.32,比2月份的4.90有所改善,但仍处于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
从短期看,“五一”后猪价将回调,但回落幅度不大。主要是因为“五一”后猪肉消费疲软。前期压栏的一批大猪可能将在5月份陆续出栏,短时间内市场可能供大于求。
不过,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猪价将会呈震荡回升走势。“今年4月份,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加权平均价是16.72元/公斤,比2019年同期的18.64元/公斤下降了10.30%,销量也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约7%。这一方面说明生猪供应仍然比较充裕,另一方面也说明需求还没有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期,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猪肉消费需求回升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刘通说。
“4月份,猪价触底反弹,猪肉供需已由供给过剩向基本平衡转变,意味着后期猪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比较小,本轮猪价下跌周期或已结束,未来可能将进入新一轮周期。”朱增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