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居大国 食必安
加强过程标准建设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21年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原副院长郑彦平:
加强过程标准建设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现在我国终端农产品质量标准比较多,但是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规程制定相对不足。没有针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制定、标准管理,很难生产出标准的农产品和标准的安全食品。食品安全的生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科技支撑。没有科技支撑,制定的标准将很难执行,或者达不到预想的目的。

人家问我是干什么的?我回答是种地的,种了一辈子地。我给自己总结叫做“四农人”:出身农村,从山区农村长大;就读农大,河北农业大学毕业;从事农研,搞了一辈子农业科研和科研管理;服务农民农村,为农民和农村服务了30多年。我就是个“四农人”。

从农业研究者角度,我着重谈四点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的看法:

一是从根源抓起,从产地抓起,实现食品安全。农产品都是种出来的,包括奶、蛋、肉,都是先从地里种出来的。所以说农产品的安全也好,农产品的质量也好,食品的安全也好都要从源头抓起。源头抓起关键在于生产环境的优化和筛查。要种好,必须首先优化和改善产地环境。

二是加强农产品标准的建设。现在我国终端农产品质量标准比较多,但是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规程制定相对不足。没有针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制定、标准管理,很难生产出标准的农产品和标准的安全食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河北蔬菜已经占据北京蔬菜供应的40%到50%。近三年来,河北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国食安产业园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精心研究蔬菜的优质生产,在河北建设了蔬菜基地。我们的做法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从源头抓起,狠抓基地建设。其次抓生产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再则抓产品标准的制定。当然很多产品是有国家国标的,但是作为一个企业,要生产优质产品,制定的标准在某些方面要高于国家的标准,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比如说河北平泉县产的黄瓜就非常好,就是在标准制定中注重过程管理、过程监管的结果。

三是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离不开科技支撑,同样农产品标准的制定同样需要科技支撑。我国农业要依靠科技创新,让农业绿色发展,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食品安全的生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有科技支撑。没有科技支撑,制定的标准将很难执行,或者达不到预想的目的。

四是扩大经营规模和推广农业机械化。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很难生产出标准化的安全农产品。现在我国在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扩大经营规模,没有规模化很难实现机械化,没有机械化就很难实现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很难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实现食品安全。所以要扩大经营规模和推广机械化,更好地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化。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066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