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第二届校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暨食育论坛举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作主题演讲。他强调,应该从六个方面去着手推动学校保障食品安全和做好食育工作。
一是建立食育的标准体系和课程体系。这是广泛深入地推动食育工作的基础,需要发挥各方面专家的力量共同完成。二是建立一批食育实验学校。通过建立食育实验学校来探索食育课堂的模式,探索食育的重点,形成食育规范化、示范性的做法。三是建立校园食品安全制度和体系。我国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与西方国家相比具有高度中国特色。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个特色,结合校园的实际需求,持续完善校园食品安全的制度和体系。四是推动校园食品安全试验区建设。校园食品安全既涉及到校园内部,也涉及到校园外部,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做好系统工作。希望地方政府能够探索出一条良好的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制度,积极推动校园食品安全试验区的建设。五是围绕食育和校园食品安全开展群众性活动。食育和校园食品安全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广泛性和联系性,需要通过广泛、持续的群众性的活动,传播食育和校园食品安全知识,让更多的学生家长、社区都能够参与其中。六是要建立起一支食育+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专家队伍。尽快建立覆盖不同领域、门类、行业的食品相关知识与经验,支撑儿童健康发展的专家体系,鼓励大家从不同学科、专业出发,围绕着儿童的健康成长来讨论食品安全、食育、营养健康等问题。
陈锋表示,推动食育工作,促进儿童健康发展重在行动。食育和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牵涉面广,需要不同的主体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食品行业与教育行业同样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期望食品行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其中,关注青少年学生食品安全,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