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商超博览
3上一版  下一版4
 
揭秘家乐福中国48亿卖身苏宁易购的背后原因
线上买菜困局在哪?
何谓新零售?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线上买菜困局在哪?

 

线上买菜的模式最终是否能跑的通?能否盈利?我们可以通过毛利润=客单价×单量-成本这个公式拆解来判断。线上买菜在客单价、单量、成本这三个维度,都有哪些困难?

配送成本高企

蔬菜线上购买线下配送的形式,很多公司在2014年的生鲜创业潮中都进行过各种的模式尝试,有配送到家,有自提和自提柜,但最终都没有找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时的即时配送处于刚兴起的阶段,整个体系还不完善,配送时间长、成本高,但即使是现在,平均每单7块钱左右的成本依旧高企。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均自建配送体系,履约成本可能会更高。徐正预估前置仓不同玩家不同城市的履约成本在12-15元。

据各家买菜平台公开透露的数据,叮咚买菜的客单价在50元左右;朴朴超市的客单达到58元;每日优鲜北京平均客单价85元。按照7块钱的配送履约成本,仅末端3公里配送的成本就占销售额的10%左右,而据海通证券研究所《2018社区生鲜调研报告》,社区生鲜的毛利率平均为19.6%,配送成本可能就吃掉了一半的毛利润。也难怪每日优鲜CEO徐正说,“客单低于70元,都是在烧钱。”

高企的配送硬成本,对于现在免费配送的线上平台来说是始终无法绕过去的。当前各家仍然在争夺用户抢占市场,只能寄希望于用户消费习惯被培养出来后,取消免费配送,由用户支付或者部分分担配送费,才能扭转线上买菜行业不健康的成本结构。而这何时才能实现?

客单价难以提升

配送硬成本无法消除,是否可以通过提升客单来增加毛利空间?遗憾的是,买菜这门生意单靠蔬菜无法支撑其高客单,蔬菜这类商品的属性决定了其天花板很低,必须通过多品类支撑。对买菜平台来说,扩充SKU,上线高客单的品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只有买菜模式行不通,必须多品类交叉销售,才能形成更高客单价。”每日优鲜CFO王珺说,目前北京地区每日优鲜的平均客单价是85块钱,相比平均120块客单价的超市,还有40%上升空间。

6月13日每日优鲜上海的发布会上,王珺给每日优鲜下了一个新定位:线上综合超市。扩充品类,SKU将从1000增加到3000,未来要到30000个。

SKU扩充数十倍,每日优鲜定位的变化也间接的说明了,前置仓模式下仅靠蔬菜可能无法支撑盈利,未来的希望在于转型做线上综合超市。

前置仓的订单极限

前置仓是这一波买菜行业大战的一个亮点。前置仓介于中心仓和门店之间,比中心仓离消费者更近,配送效率也更高;比门店租金更低,整体成本更低。

朴朴超市、美团买菜的前置仓服务覆盖范围约为2公里,叮咚买菜的前置仓服务覆盖范围约为1公里。服务范围小,带来了配送灵活的优势,但也限制了前置仓的订单量。

前置仓的订单量,又直接关系到单仓是否能覆盖租金、人力等成本,是否能盈利。按照海通证券对叮咚买菜的测算,单仓日订单达到1250单时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单仓1250单,其实即使是在一线城市,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订单量。

以北京市为例,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为8834人/平方公里,人口最密集的东西城,密度可以达到2万人/平方公里。按照人口密度1万人/平方公里,服务范围为1.5公里计算,单个前置仓覆盖人口约为1.5万人。假设该区域内均为三口之家(买菜做饭的标准目标人群),那覆盖范围内的总户数为5000万户。如果要达到1250单,几乎相当于每3户就要有一家使用线上下单,而且都是在同一个平台下单。

这个比例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尚且难以达到,当线上买菜业务进入到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的时候,想要实现盈利会更难。

而如果将前置仓的服务范围从1.5公里扩大为3公里,配送的体验就会打折扣,而且单笔的配成本因为距离更远也要相应的上升。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