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制售假危害食品安全“直接入刑” 值得期待
对网购乱象不能“自认倒霉”
监管部门“拳头”硬 商家才有敬畏心
莫让外卖平台“二选一”卷土重来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监管部门“拳头”硬 商家才有敬畏心

 

□ 吴云青

广受关注的西安奔驰维权案有了新进展。5月27日,陕西西安市高新区市场监管部门通报处理结果: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存在销售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商品,夸大、隐瞒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误导消费者的两项违法行为,各处以罚款五十万元,合计一百万元。

这是对利之星进行了顶格罚款。不仅如此,根据通报,执法部门对涉事的另一家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涉嫌违法的行为已另案查处;对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公司涉嫌违法的行为,也已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本案中,涉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每个法人,从厂家到代理,到贷款公司,一个都没放过。

回想当时涉事4S店的倨傲嘴脸和不情不愿的应对方式,这样的结果无疑大快人心。但我们不能忘记,就在此事发生不久,其他地方也有奔驰、宝马等4S店被曝出消费者维权难的事件。店大欺客的绝不止西安利之星一家,它收到了顶格罚款单,其他店呢?以后再有类似情况,又将如何呢?

前不久,江苏省消保委和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约谈19家汽车经营企业,背景正是近年来汽车消费投诉明显增多,仅去年投诉量就同比增长46.72%。然而在约谈会上,部分企业代表的发言,更像是品牌售后形象的宣传,针对省消保委查出来的几大问题,多数企业以政策宣传作答。这像是直面问题、痛定思痛的态度吗?对待监管部门尚且如此,对待消费者呢?这种“风气”,显然也不会仅存在于某个行业、某个省市。

商家的敬畏心不是等出来的,不是劝出来的,更不是求出来的,只能是管出来的。监管部门“拳头”硬,企业自然就学会了诚信经营;否则,它们不会“怕”监管部门,更加不会“怕”消费者。企业经营应当遵循哪些原则,对待消费者维权应当如何处理,法律法规写得清清楚楚,但消费者势单力薄,需要有监管部门撑腰,才更好在商家这里讨回公道。监管部门重视,商家才会把消费者当回事。

在汽车销售领域之外,消费维权的“坑”还很多,从家用电器售后,到网络服务、信息安全……要补上这些短板,总得有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始于监管部门重拳出击、让法律长出“牙齿”。

这张100万元罚单,不能只是针对一次公共舆情的选择性重罚,要让人们相信,顶格罚款不是因为这件事受关注,而是因为涉事公司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当严肃、有力的处罚成为处理类似侵权事件的惯例,消费者才能有尊严地维权,某些企业才能真正学会敬畏消费者,敬畏市场和法律。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