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3日下午,北京市农业农村科技工作会召开。市属农业科研院所的负责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10个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涉农区农业农村局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处长程晓仙主持会议。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荣才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总结了前一年的发展经验,并指出在新的时期和新的背景下,农业农村科技工作要有一系列的转变:一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推进农业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内涵式增长”转变;二是在科技的内容上要由“农业科技”向“农村科技”转变;三是科技资源利用上要由“北京科技”向“首都科技”转变。同时对2019年的农业科技工作做出了部署和分析:一是围绕产业重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二是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三是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加大农业科技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农业知识产权。
据了解,会上一大亮点是本市将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人才优势,推动农科教协同创新发展,本市将建设一批立足北京、辐射京津冀、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都市农业产业建设各有特点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并总结典型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组织机制和产业模式。
据介绍,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营养安全、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和智慧农业”建设的农业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园设立的主体可以是农业科研基地、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
市农业农村局科技处处长介绍道,本市打造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主要包括品种园、生态园、有机农业园、智慧农业园等各具特色的农业基地,今年将先期完成10个有机农业园的认定管理工作,在过程中总结经验,并逐步将这种模式应用推广至其它类型的示范基地。此外,对已认定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市农业农村局每年还将组织考察评估,根据结果进行动态管理。对发展前景良好、市场竞争力强、效益明显的示范基地要总结宣传典型经验,加大支持力度,对长期发展缓慢、考核结果比较差的基地,要限期整改,直至取消其认定的资格。
会议号召广大农业农村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科技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为首都“三农”工作、为建国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