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热点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解读《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
农业品牌化为何是农业 现代化的核心竞争力
发挥职能构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火墙”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9年3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发挥职能构筑食品药品安全“防火墙”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点、热点问题,积极依法履职,回应社会关切,服务保障民生。通过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积极督促和支持行政机关依法正确履职,从源头预防、查堵监管漏洞,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公益保护合力,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最佳司法状态。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积极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有针对性地将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医疗机构虚假宣传、现场制售饮用水机卫生安全、校园周边托管机构食品安全、水源地保护等作为监督重点,部署开展全市专项活动,促进领域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北京市检察机关针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共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60件,实现上述领域全覆盖,法定期限内行政机关回函整改率达100%,切实增强了检察机关服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的实效性。

“重拳出击”

网络餐饮违法行为

针对网络店铺无实体经营门店、无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许可证超过有效期、订餐平台未履行审查、公示、更新、监测等义务,全市检察机关在一个月内,共排查订餐平台上店铺1749家,线下现场核实396家,确定违法主体255家,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20份。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加大专项执法力度,规范订餐平台审核公示义务,对违法店铺罚没款共计200余万元;在全国率先启用网络监测系统,督促订餐平台下线违法店铺近2万家。上述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肯定并写入今年工作报告,真正实现“让群众点外卖更放心”。

“坚决亮剑”

医疗保健虚假宣传

针对医疗机构、保健品公司虚假、夸大治疗效果、与专业机构合作、动辄出现“最新”“最佳”字眼等“忽悠”行为,检察机关加大监督力度,共发送检察建议7件,督促相关监管部门加大处罚力度,开展医疗机构广告专项整治,召开行政告诫会,要求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集体签署诚信医疗广告宣传承诺书,承诺守法经营,杜绝虚假违法广告的发布,维护广大患者医疗权益。

“聚力净水”

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针对现场制售饮用水机存在无卫生许可或卫生许可过期,无水质自检记录,周边环境脏乱差等情况,全市检察机关开展专项监督活动,15个区院对全市254处现场制售饮用水机进行实地检查,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23件检察建议,促使各职能部门全面排查现场制售饮用水机2513处,累计处罚各类经营主体387家,共处罚款31万余元,采取有效措施严防、严管、严控居民饮用水安全风险,确保居民家门口的“直饮水”水质安全。

“绿伞护苗”

保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针对部分校外托管机构在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集中就餐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发送检察建议,推动有关部门进行有效查处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共排查校外培训托管机构37家,关停3家,整改13家,清除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源头呵护”

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

针对垃圾堆放、违规建设污染水源地的情形,检察机关进一步加大顾本治源力度,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属地政府将年存近两万吨的垃圾堆放点“搬家”,有效保障了饮用水水源安全,被《检察日报》改编为中国检察故事刊发。

食品药品安全是与老百姓生活最直接、最接近,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广大消费者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北京市检察机关将始终坚持“三首”定位,继续深入推进“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实在在办理为民、利民、护民的典型案件,努力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公益诉讼检察“产品”。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