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立足种植业结构调整,着眼产业融合做文章,从国内外引进了20余个香草类作物品种,包括来自地中海沿岸地区的迷迭香、百里香、鼠尾草,还有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香茅草、罗勒等,在全市5个园区示范种植。
北京农技推广站景观作物科农艺师杨林表示,作为西方餐饮文化中主要调味料的香草类植物,不但可以观赏与食用,还可以开发出大量的创意产品和丰富的农事体验活动,同时可以作为盆栽观赏点缀居室。在进行品种引进试验的同时,该站在产业融合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与多家农业园区合作开展了成系列的香草类作物产品设计及文创活动创意工作。
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副站长朱莉介绍说:“香草类作物可观、可采、可食、可茶饮,非常符合现代型都市农业对于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我们也希望通过持续的研究为北京引进和推广更多新品种,为市民京郊游提供更多休闲乐趣和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