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鱼虾蟹记趣
“伏酱”飘香
金钱蛋
石锅鱼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8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伏酱”飘香

 

□ 余平

俗话说“富家一本账,穷家一缸酱”,每年夏季入伏前10天左右,故乡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里晒几缸酱。等到出伏时,这些酱已晒了40天左右。由于这种栗红色的油亮鲜香的酱是在烈日炎炎的伏天里晒成的,所以家乡人把它称为“伏酱”。

母亲是做伏酱的好手,到了夏天母亲会从菜场大量采购蚕豆,再将蚕豆浸泡,剥去豆壳,然后煮烂,趁热倒进面粉,糅合后切成小方块,母亲称这种小方块为“麦糕”。接下来母亲把蒸熟的麦糕铺在竹匾里,上面盖稻草发酵,七八天后麦糕的表面会起一层金黄色的菌丝,而后将有菌丝的麦糕放进敞口的缸里,加上些许盐、花椒、姜丝、桂皮,缸口盖以一层棉絮放在太阳下晒。此时离入伏只有十来天,太阳总是炙热的,母亲每天都用长竹筷搅拌一次酱浆,等过了三伏,伏酱就晒成了,透出阵阵诱人的酱香,这种酱保存时间长,可以一年四季食用。

伏酱只有在伏天暴晒,经过火辣辣的阳光的洗礼才能散溢出特有的浓郁酱香和麦香。家乡人用伏酱下饭,食欲大开,用伏酱当调料做菜,菜的味道特别好,我最喜欢把大葱、伏酱卷进烙饼里吃,烙饼酥软、伏酱醇香、大葱香辣,这三者合在一起真是绝配。

母亲做伏酱在街坊里小有名气,母亲是个大方的人,她经常把自家做的伏酱送给邻居们品尝,增加了邻里感情。大家问母亲做伏酱有什么诀窍,母亲总是笑着说:“哪里有什么窍门,做的多了熟能生巧罢了。”母亲的话不假,她做伏酱已经多年,以前我读高中时住校,每星期回一次家,每次母亲都会为我准备一大罐头瓶子伏酱让我带到学校里吃。在食堂吃饭我的伏酱也最抢手,不少同学都找我要伏酱吃,因此母亲做的伏酱很快就没了,母亲知道后她尽可能的让我多带一些,即使这样还供不应求。记得当年有一个女同学对母亲的伏酱情有独钟,那味道让她啧啧称赞,万分羡慕我有个这么手巧的母亲。如今这个女孩已经成了我的妻,在伏天她也能晒出一缸让人垂涎三尺的伏酱来,当我品尝着母亲和妻子亲手制作的伏酱,夏日的空气里也飘浮起了酱脂香气,我的身心被浓浓的爱包围着。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