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小组审议刚结束,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石聚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他再次重复了小组发言的开篇语:“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写得很好,实际是政府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干得好。政府工作报告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诠释十九大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和战略部署解读的更高、更广、更深、更细、更实。”本次会议,石聚彬代表带来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他看来,“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和“火车头”。
石聚彬代表的理解是,产业兴旺的基础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就是要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和劳动力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单靠一产是不可能完成的,一产能够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二产能够解决优质农产品转换为商品,从而提升产品的内涵品质,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三产通过打造品牌文化及建设现代立体销售体系将优质的商品尽可能多的推向市场。只有一、二、三产的融合,打造特色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石聚彬代表对“一、二、三产融合”的解释是,新时代的农业产业发展正在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向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第二产业,和延伸农业多种业态的第三产业延伸。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农村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缩短农业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降低农产品的市场交易成本,对于拓展农业的多样功能和收益边界,拓宽农民的就业和收入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而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尤其推崇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认为特色优势产业在拉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因此,石聚彬代表建议,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从一、二、三产融合的高度发展各地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在保障农业一产发展上,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加强对规模化生产主体的优惠支持力度;在发展农业二产上畅通农产品流通格局,支持农产品储存流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拉动农业三产发展上,加强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对立足农业产业进行农产品销售、农业业态拓展的主体,在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予以支持。
同时,要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园区为抓手,拉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选取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设立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以县为单位打造示范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化集群或农业产业园区。抓住地域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实现“一县一品一店一基金”,在此基础上建立“两园两区”,即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园、加工园,特色优势农产品物流区、人才集聚区,培育发展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以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区带动农村振兴的道路。例如“好想你”从2014年开始在新郑投建中国国际红枣城,红枣城里既有年交易50万吨以上红枣产品的交易市场,又有国家级产品技术研发中心,还有中华红枣博览中心、好想你商学院、木本科技示范园、商贸物流平台和生态旅游平台。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园区,就带动了整个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的发展。
要加强对适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新农民”的培养。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培养有技术、有视野、懂法律、守规则的“新农民”做农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培育既有乡村特色,又具有现代化商业文明精神的新农民。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支持,让他们成为拉动农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鼓励、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合作、参股、参与运营等方式加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鼓励他们在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人才引进方面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