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第15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特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本报社与中国产品质量追溯 系统网络平台签订合作协议
推进食品、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上接10版

对于市场出现的一些变化,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王玉雄做了很多用户的研究,总结起来,就是7-11创始人说的“不要替顾客着想,要站在顾客的立场去思考”。应对消费端或者需求端的变化,需要考虑三个问题:我们的消费者是谁,可以利用现在的大数据挖掘目标客群在哪里;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精准营销,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产品;能为消费者提供什么?

对于供给端的变化,就像如今网络消费占比越来越高,虽然线下消费仍然占据市场的绝大多数,但趋势一定是网络化、品牌化、多渠道。那么企业如何面对这种变化?首先是供应链的创新,其次是技术的创新,最后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对于监管方式的要求,这个是底线也是红线,必须满足政府监管的需求,否则企业就没有生存的空间。虽然监管的一些标准是推荐性的标准,但是对于生产食品的企业来讲,需要努力达到政府制定的标准,比如通过诚信经营、升级供应链、打造工匠精神来实现。

最后,王玉雄强调,让食品安全助力企业发展。作为生产企业来讲,一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满足了供给侧的一些需求,满足了政府部门监管的需求,这样它生产出的产品可能就是安全的,有价值的。王玉雄希望食品安全在全社会关注,全人类关注的情况下,发挥它应有的价值,让食品安全首先成为企业的护身符;让食品安全成为市场的开拓者;让食品安全成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让消费者感知到企业是有良知的;最终让食品安全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就是让食品安全成为企业的生产力。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