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守好食品安全防线 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大闸蟹持证销售 走向市场精准监管
市场最终要靠产品本身说话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7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守好食品安全防线 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 杨飞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毒奶粉”“陈化粮”“地沟油”等问题食品就曾一次次地挑战人们心理承受底线。“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的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数”。在“吃或者不吃”都已经成为问题之际,严把从农田、牧场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也已成13亿多人民的现实呼唤。

维护食品安全不能全靠自觉,必须围绕薄弱环节和重点问题强化监管。2017年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十三五”国家食品规划,明确指出要强化全过程监管,加大对校园、小摊贩等重点区域和对象的日常监管,深入开展农药兽药残留等源头治理。如此实打实的措施,相信也能够加快健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将食品安全不打折扣落到实处。

配好“精兵强将”,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牵涉诸多环节,对检查员队伍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都提出较高要求。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各地检测机构整体实力不强,机构分散,基层检测能力差;技术人员队伍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检测经验少。“十三五”国家食品规划强调要加强检查员队伍专业化能力建设,可见也已抓住了解决问题的“牛鼻子”。

补齐技术“短板”,维护食品安全更有底气。维护食品安全,检测检验也是关键一环。当前检验检测技术支撑能力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滞后、缺失问题突出等等。“十三五”国家食品规划明确指出,加快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修订,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标准提高行动,有助于补齐技术“短板”,推动事后监管和市场监管向田间等生产环节前移,有效提高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整体水平。

“互联网+农业”,守好食品安全坚固防线。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生产者需要市场信息进行生产,监管者需要生产信息进行监管,消费者需要产品信息进行选择。可见中端、终端信息逆向传导,已经能够直接影响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十三五”国家食品规划强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实施在线智慧监管,严格落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测、监管等各环节安全责任,也能够为食品安全解困注入强劲动力。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食品安全与否,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维护食品安全,也已经成为13亿多人民的现实呼唤。严峻问题面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将维护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而今从制定“十三五”国家食品规划就能够看得出来,国家是在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好食品安全防线,让广大群众饮食无安全之忧。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