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辈子
中华民族在时间的长河中积淀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我看来,中华文化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的饮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吃的文化。中国地大物博,这也就导致了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饮食文化。
我是个爱吃的人,只要是美味的东西都是我的最爱。我的家乡是在徽菜的发源地安徽,所以我从一出生就与美食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母亲是位家庭主妇,因此使得我的母亲爱上了做菜,这也就使我从小就生活在食物的海洋中,也因为这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一份非常重要的工作——试吃。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令人垂涎欲滴的工作,但是在儿时的我眼里这个工作就是个把人引向地狱的恶魔。而导致我产生这个想法的就是我那个迷上做菜的母亲,自从她迷上做菜后,我就变成了品尝她杰作的唯一人。因为这个使我一度对于食物产生了厌恶感,直到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真正的美食天堂才真正到来,而把这个天堂带给我的也恰恰是我的母亲。在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的母亲也进入了厨师的大雅之堂,这时的我尝到了真正的美食,母亲做的小炒、金玉满堂、鱼头火锅等等,现在想来还是口水直流。在那以后的很长时间,吃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是一种享受。我也慢慢的从吃妈妈菜转变到吃街边小摊。合肥是个夜生活很丰富的城市,白天它如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喧闹而繁忙。但一到晚上,那可就大大的不同了,一到晚上六七点合肥的夜市也就开始了,一顶红色的大帐篷,丰富的食材和炊具就形成了夜市中的一员——排挡,每当那个时候我总拉着父母去逛一逛,夜市虽然吵闹,但也处处散发着和谐,在宁静的晚上,吃着小炒、烧烤,喝着饮料,和家人朋友一起聊天、说笑,很舒畅。待酒足饭饱之后,漫步在喧闹的夜市里,望着形形色色的路人,感受着大家的喜怒哀乐,也是一种享受。
我最爱的节日是春节。春节意味着过年,这也就使得我有了更多的美食可吃,在合肥,家家户户过春节时,那一桌年夜饭总是特别的丰富,合肥人讲究过年要吃彩,即好彩头,这不仅仅是相对于菜名,同样的还要求菜的数目要有彩,所以合肥人的年夜饭总是要有三十六个菜,六个凉菜,六个热菜,六个拼盘,六个油炸,这代表了六六大顺的好彩头。当然,每年的年夜饭都必不可少四个菜是鸡、鱼、肉、圆,鸡即炖鸡烧鸡,代表着足;鱼,即蒸鱼、煮鱼、红烧鱼,代表着勤俭;肉,即酱肉、红烧肉,代表着舒适;圆,即肉圆、汤圆、挂面圆、芋头圆,代表着团圆。过年不仅仅只有年夜饭这一个重头戏,在吃完年夜饭后,也就迎来了另一个重头戏,喝粥。在每年的大年初一拜年时,要喝粥,这里的粥可不是一般的粥,而是八宝粥,八宝粥是将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合、桂元肉这八宝和糯米一起煮制而成,这是我童年最期待的时刻,因为这粥的味道实在太美妙了,闻一下就已经令人垂涎三尺了。
中国人喜欢吃也讲究吃,并将吃完美与文化融合在一起,在你精神上被那丰富的文化所熏陶的时候,你的舌尖也将被中国那更加丰富,更加多彩的美食锁住。儿时的我最大的一个梦想就是吃遍中国,领略各地不同的风味美食,虽然,现在在本地就可以吃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美食,但对我而言,真正的美食是要靠自己去寻找,因为那样才能吃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美食,领略到那舌尖上的那一瞬间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