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小巷是文艺青年的主要汇聚地,这里不仅驻足着众多的文艺小店,还有很多比文艺更深刻的咖啡店在这里创造着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用咖啡来代替另一种艺术形式,用苦涩来阐述人生,在人生中用苦涩反省遗失的过往,漫步于南锣鼓巷,品味文艺风云,领悟人生之风华。下面就去那些附着于特殊内涵的小资情调的咖啡厅去一品人生吧。
Real Coffee 坐落于寸土寸金的旧鼓楼大街的Real Coffee,被女咖啡师袁丁打理成京城少有的精品咖啡馆之一。她对于咖啡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偏爱。“何为咖啡师?就是每天上班后,调磨调试机器,第一杯先做给自己喝,能愉悦自己挑剔口味的咖啡,才可以给客人出品。何谓精品咖啡馆?给你们的都是精品,我就是精品了。”
袁丁认为在咖啡口味的世界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咖啡口味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因此在喝咖啡时不必太过教条。而你的口味也会随着饮用经验的丰富而发生变化。而最令人惊喜的咖啡,一定是在诚恳交流下得到的那一杯。
Coffee Fix 北京精品咖啡圈名人的店。一面灰墙,一块门牌一样的店招。一面白墙,两行英文。简洁到不多不少刚刚好。“LET US FIX YOU A CUP OF COFFEE”“IT’S NEVER JUST COFFEE……”
店里主要用少数派的豆子。少数派,2014年世界咖啡杯测大赛中国区冠军吴凌波和两位设计师创立的牌子。一切如咖啡馆的装修风格,技术和原料过硬的同时,也展现出对生活的极致追求。
喀法咖啡 喀法咖啡是一家很有个性的咖啡馆。而这份个性来源于店家老板,据说老板是在北京较早的咖啡生意人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留学意大利的经历让他成为了意式浓缩咖啡的忠实拥护者,希望有一天北京也能像在意大利一样,大街小巷都能有精华的意式浓缩咖啡。这里不止是一间咖啡馆,更是一家培训机构,而教聋哑学生做咖啡,也展现着谭老先生的爱心。
你来过喀法,就会爱上。咖啡不拉花的个性经营方式,让更多人关注在本身品质,甜苦得宜,淡中有甘甜,喝一口全身心涌起幸福的感觉。店主的评判标准通俗简单:你觉得好喝的,就是好咖啡。
小时光 将小清新美学坚持到底的小时光。一层是喝咖啡聊天发呆逗狗的好去处,沿白色台阶上到二楼,撞进露天的多肉植物房,如同多肉王国,一排排精巧又说不上名的绿色多肉,被整齐码成了四面的墙,阳光和风从它们的缝隙中穿过,一切都是郁郁葱葱而又悠哉游哉的模样。
无论是洒满阳光的午后,还是阴雨天气的小停驻,这栋带着老北京胡同生活气息的屋子,都会让你的咖啡时光透露着温暖亲切与美学质感。
69 Cafe 创建于2009年,名称源于1969WOODSTOCK音乐节。69cafe精彩的不止是喝东西,更多在独立音乐表演上。南锣鼓巷冒着浮躁之风的时候,69依旧保持着自我的态度在做着自己。
如果你也喜欢这里,那就坐下来,听着音乐,看看书,喝杯咖啡,针对的是所有喜欢真正音乐的人们,不分年龄,创建者展旭表示,想让更多的人听到这些在流行乐之外的一些发自内心的真正的音乐。
Empty Cup 北京文艺青年们最喜欢的文化活动之一,想必是看话剧,开在胡同里的鼓楼西剧场则是人气颇高的独立小剧场。沿大石桥胡同向里走,就到了鼓楼西剧场,进了剧场的大门,在剧场的外面,就是咖啡香气弥漫的Empty Cup二店的空间。
文艺青年们来看戏,来杯咖啡等候则是度过时间的最佳方式之一,看完戏如果意犹未尽,可以坐这儿聊聊戏,看看帅气咖啡师,和话剧大咖们偶遇也是常见事。
咖啡中品味人生之起落,在起落中发现最好的自己,在最好的年华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咖啡如此,人亦如此,懂得个性,懂得转变,你也会是最文艺的新时代青年。(北京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