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上午,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食品安全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法治与质量研究所所长刘兆彬出席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专题论坛并发言。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刘兆彬表示,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抓好源头——农业。而农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有机化。刘兆彬提出应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他认为,在当代,人类已经进入了化学农业阶段。化学农业、化肥农业已经成了我国和许多国家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2015年,我国生产的化肥大约是7432万吨,农药是374万吨,还有一些抗生素和抗菌素。他认为,虽然化学农业有好处,但是也有三大弊端:一是破坏了土地,地力板结污染地下水;二是破坏了生态,影响了整个生态链和生物链;三是污染了食品。
谈到如何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刘兆彬认为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问题是各类添加剂的滥用,国家对添加剂的生产、准入、使用、存在部分执法不到位的情况,要想做到食品安全,必须严控添加剂的使用。
刘兆彬提出,食品安全发展根本保障在于社会共治和法制化。一要依靠企业自查自纠,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对产品、对员工、对股东、对利益相关方负责、对生态、对环保、对社区负责。此外,应做好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用好现代加工业的技术。此外由于农业受天灾影响比较大,成本比较高,风险比较大,应普及农业保险。
刘兆彬指出,社会共治最重要的就是发挥社会各利益相关方利益主体监督作用。从消费者监督、舆论监督、政府监督、协会监督、其他第三方的监督等各方面进行监管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