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哨子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而富有特色的汉族传统名点。以山芋、红薯粉为原料,以地方特色小料作馅,依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清香绵柔,营养丰富,入口即化,为饮宴馈赠之佳品。
关于修水哨子有个典故: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区山洪爆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以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对此,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的功绩与恩德,想到治水期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大禹和群众一起辛勤治水,连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很是过意不去。但在那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报答。有位老农提出,大家上山弄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以表心意。于是大家商量好后,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将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野兽肉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成为修水食品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