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祯苓
仲夏之初,我获朋友相邀,去了趟花东纵谷。踏出花莲火车站,直见袅绕云雾的中央山脉,视觉清凉,但袭来的却是热气。朋友在东华大学念书,抱怨每年中暑不消说,艳阳把人身上的皮都脱下。花莲真的太热了。
前来接送的司机,见我满身大汗,说:“夏天来我们花莲,就要喝上一杯洛神花茶,消暑气。”我二话不讲,岔出行程,立即要司机推荐一间茶店。想身上的余温都让洛神花茶涤净。
我一口气喝光洛神花茶,酸甜适度,摇晃透明塑料杯,杯底散着几枚洛神花残骸,暗红偏黑,卷缩花瓣,溺毙的模样。我以为洛神花应该长得近似向日葵,仿佛小型雷达,侦测太阳,虽不至于那般朝气,在功能上,那落入茶水的洛神花,应该寻到体内热气,悉数逼出后,只留沁凉。
每年自深秋至初冬,花东纵谷种植一畦畦嫣红的洛神花田。问了当地人洛神花的名称由来,是英文Roselle口译而来,虽有玫瑰之像,缺少了点本土韵味;所以我更喜欢另一种想象,关于华人神话的联想——洛神花,多么神话的命名,仿佛花神下凡,生长在纯净的寿丰乡间。寿丰,长寿与丰收,勾连起桃源仙境。想起曹植的《洛神赋》,把洛神描写的优雅美丽:“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洛神的姿容体态,平行位移至洛神花上,食物变得富贵。
一直以来,以为只有台东盛产洛神花,殊不知相邻于台东的花莲,亦出产洛神花。且无论特产店,或山居商店,都有洛神花的加工食品。
最令人惊异的,莫过于深开于慕谷慕鱼的泷涧冰店,在高山环绕下,周遭杳无人迹,这间冰店的存在已十分稀罕,我正好奇这间冰店的意义,司机好心劝告:“趁现在观光客没上来,赶快买冰吃吧。”我疑惑着。看墙上张贴的手写价目表,价格不贵,点了店员主动推荐的洛神花冰。店员氤氲的从冰柜里拿出微微沁烟的棒冰,深粉红的色泽,只稍咬一口,即能吃到洛神花。我一边赏景,一边享食,风味皆宜人。过不久,山下的游客一窝蜂的上山,冰店前门庭若市,像嗜甜的蚂蚁围攻冰城。那时,不单是洛神花的痕迹漫漫,人的足迹也浩浩。
花莲应是洛神花另个故乡了。 (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