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食品未标明成分含量 超市被判十倍赔偿
如何挑选正宗燕窝?
政策法规
怎样分辨真假阿胶?
保健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6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健品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去年11月6日南京市高淳区消费者协会来了一位赵女士,她反映自己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两个月之前收到了一张粉红色保健食品宣传单,并按单子上提供的地址参加了在当地组织的健康知识讲座,认识了自称是中国某产业集团南京市办事处的祝某、黄某等人,在黄某处以600元每盒的价格购买了保健品2盒,免费参加了盱眙3日游。随后10月10日消费者又在黄某处购买了24盒保健品,价格14352元,开具了盖有南京修虹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印章的收据。产品食用一个多月,未见有黄某等人宣传的效果。赵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所以找到当地消协请求帮助。

高淳区消费者协会会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展开调查。经核实,该公司销售人员受利益驱使,对其销售的产品作引人误导的虚假宣传,诱使一些常年被病痛困扰的中老年朋友上当受骗,造成误导消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通过消协调解,销售人员退还了消费者14352元购保健品款。

 
3上一篇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