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食苑杂谈
3上一版  下一版4
 
萦绕在心头的老味道
腌笃鲜
竹乡品笋
西瓜鸡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8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竹乡品笋

 

□ 单守庆

恰好应了食谚所说的“尝鲜无不道春笋”,前年暮春时节,笔者来到享有“中国竹乡”美誉的浙江省安吉县,从竹林到工厂到餐桌,对竹之幼芽进行溯源式的考察——品笋。

迎着绵绵春雨,我们驱车来到距安吉县城十多公里的竹林。一对夫妻正在那里收获大自然的馈赠,刚出土的竹笋已快装满一麻袋。与我们一同前往的当地人,用浙江话和他们简短交流之后,我们几位北方客立刻成为这对夫妻的义务打工者,挥镐刨土,手拔脚蹬,将一个个毛茸茸胖乎乎的竹笋拔离泥土。

离开竹林,我们走进一家又一家竹笋加工厂。在这些可称之为竹笋“大本营”的地方,更容易流露出外行人的“少见多怪”:竹笋出土12个小时内,必须开水煮过,不然既不保鲜又难脱皮;密封桶里浸泡竹笋的水,必须是当地的山泉水,否则质量难有保证;竹笋等级与竹笋个头大小关系极大;竹笋出厂价格,不计较重量而是按密封桶里的竹笋数量计算。

雨停了。我们在安吉县城以北的中南百草原度假酒店下车,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餐桌前坐定之后,外来者述说一路经历的新奇与兴奋,当地人则表现出对发展竹食品产业的信心满满,目前他们正致力于解决有利于竹食品长远发展的问题。比如,满山遍野的竹笋,缺少采挖人员;没有“林道”,不方便竹笋出山;竹笋加工设备滞后,仍是带有原始印记的劳动密集型加工方式;拥有三项国家发明专利的高品质竹食品,仍存在“养在深闺人未知”的问题。

果然,不亲临竹乡,就不能全方位地评竹品笋。每当服务员送来笋制菜肴时,就能引起吃什么笋、怎么吃笋的话题。春天破土而出的是春笋,夏秋时收获的叫夏笋,冬季收藏在土里的是冬笋。一年四季可以吃到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慈竹笋等80多种笋。笋干、笋丝、笋脯等笋产品,适于多种烹饪技法,可凉拌,可煎炒,可熬汤,可腌制。更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安吉县提供竹笋原料和制作竹笋菜肴的企业紧密合作,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正在研发不同特色的“竹笋宴”:突出本地特色的“安吉竹笋宴”、集各地竹笋之大成的“百笋宴”,因季施膳的“春笋宴”“夏笋宴”“冬笋宴”……中南百草原度假酒店餐饮总监说,竹笋不能生吃,也不宜单独烹调,选择适当的肉类、植物类食材或药材,与竹笋搭配着吃,美味又营养。

竹乡品笋,既饱眼福口福,又增长了很多知识。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