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多收13.93元 超市赔偿300元
选购糯米有讲究
挑选海带:一看二摸三闻
政策法规
全国多地曝幼儿园食品安全问题
农资产品效果差 公司赔10万元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8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收13.93元 超市赔偿300元

 

“前些天我去超市购物,买了60多元的东西,结账时却被算成了70多元,多收了我13.93元,幸亏我及时发现,找到服务台,对方虽然同意退回多收的部分,态度却让我不敢恭维。”近日,市民尹先生反映,超市多收钱本应向顾客道歉,但该超市值班经理却说“多收就多收了”,让他认为超市的行为涉嫌欺诈,于是他向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了这家超市。

超市购物被多收13.93元

7月13日,连云港市民尹先生到市区某大型超市购物,所购的商品有饼干、牛奶、啤酒、洗面奶等。心算能力较强的尹先生粗算了一下,这次购物大概得花60多块钱。但结完账后,他的购物小票上显示他花了76元。尹先生又对着小票上的金额仔细核算了一遍,发现超市多收了自己13.93元。于是,尹先生拿着小票到超市服务台询问,原来是有个打折商品按原价计算,所以才会多收钱,客服人员同意退还多收的钱。“我要是不看小票,这笔钱是不是就算超市的了?”尹先生疑惑地问。而超市值班经理却说:“多收就多收了”,这让尹先生有些恼怒。

赌气的尹先生当场拒绝了超市的退款,拿着小票到市消协投诉这家超市。“我就是不服气,超市有错在先,反而态度傲慢,我认为这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尹先生说,他不是为了钱才去投诉的,而是要为广大消费者讨个公道。

超市道歉

顾客获赔300元

日前,市消协受理了尹先生的投诉。7月19日,在市消协,尹先生和超市陈经理接受了调解。

尹先生要求超市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赔偿,并公开赔礼道歉。陈经理表示,尹先生购物被多收钱的事纯属偶然,“超市用的结算系统比较成熟,不大可能出错,而且超市每天有数千名顾客,要是经常算错账,超市也应付不过来。经我们调查,可能是收银员少扫了一个条形码导致尹先生购买的打折商品按原价结算。”

最终,市消协工作人员认为,没有证据认定超市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但尹先生被多收钱的行为已经发生,超市在管理上存在缺陷。经调解,超市陈经理向尹先生赔礼道歉,并赔偿300元。

消协提醒

购物后要当场核对小票

记者从市消协了解到,尹先生遇到的问题,很有可能是收银员操作失误所致,尹先生当场发现超市算错账,维权较容易。但如果消费者回家后才发现算错账,维权则需要调看超市当日监控录像,过程较困难。记者在市区苏果、大润发等超市采访发现,大多数市民购物后都没有核对小票的习惯,很多人甚至看都不看就当场扔掉。

连云港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拿到收银小票后,最好当场核对是否与购物金额相符,发现问题可当场解决。保留小票不要随意丢弃,维权时才有据可依。

(人民网)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