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市场观察
3上一版  下一版4
 
马铃薯主食化还有多远
全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超35%
八里桥市场:蔬菜价格环比下降6%
北京市3月31日部分蔬菜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下降0.04个点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6年4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铃薯主食化还有多远

 

日前,农业部公布《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指导意见》一发布,在社会上引发热议,启动将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已经一年多了,马铃薯作为主粮大量进入市场还有多远,市民何时才能正真吃上这道“主食”?

从“副食”到“主食”

在欧美等国,马铃薯作为主食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就中国而言,在西北的陕西、宁夏部分地区、东北部分地区,马铃薯已经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食。随着经济发展,消费需求日渐多元,为了顺应这种趋势,我国不断实现主食的多元化,并在全国范围推广马铃薯主食。

研究发现,马铃薯主食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7类营养物质,还填补了日常主食中缺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100克的马铃薯中维生素的含量相当于7个苹果的含量,或者是一个半西红柿的含量,钾的含量相当于两根香蕉。

“马铃薯主食开发,并不是让大家直接把马铃薯当成主食吃。”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所长戴小枫表示,马铃薯主食开发,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

何时能吃上马铃薯馒头?

那么消费者何时才能在日常生活中买到并吃上马铃薯馒头呢?对于这个问题,在超市采购食品的市民王阿姨对此也很好奇地表示:“光听新闻上说马铃薯主食化,可是在超市里也没见过马铃薯馒头,也不知道在哪儿能买到?”

除馒头外,在中国农科院举行的马铃薯产业开发高层研讨暨成果发布会上,面条等大众型主食,还有入口即化的豆沙糕,造型别致的菊花饼,精巧美味的曲奇饼干……美味的口感,让品尝者赞不绝口。

专家表示,以马铃薯粉占比40%的主食产品,在未来10年内,将以20%的速度推进,马铃薯传统主食产品的消费能力可达2000万吨左右,休闲型产品的消费能力能达800万吨左右,马铃薯产品市场将是一片广阔“蓝海”。

最安全也最营养的主食

作为一个新生产业,马铃薯主食化产品的前景如何呢?业内人士表示,无论是作为菜还是粮食,马铃薯都是最安全的。因为埋在地下,不接触农药残留;无需催熟;不能膨大(用膨大剂会空心)。因此,在蔬菜里面,马铃薯是最安全的。在粮食里面,与小麦、稻谷相比,马铃薯没有裸露在外,因此农药残留最少,受到的人工干预手段最少,转基因品种也最少,因此在主粮里面也是最安全的。

不仅最安全,马铃薯也是几大主食里营养最全面的。马铃薯的微量元素最全,在没有蔬菜的情况下,食用马铃薯就能保持全面营养。中美俄三国在俄罗斯搞的模拟火星生存实验五百天,吃的主食就是马铃薯全粉。再就是耐储存,马铃薯全粉的储存时间是面粉的五倍,大米的三倍。

专家认为,有这么多的优势,在一个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和营养的时代,马铃薯主食化,对产品的未来应充满信心。

不与三大主粮争地的马铃薯产业

我国耕地面积有限,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为此,我国大力推行马铃薯产业化,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推广马铃薯产业,不会出现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的现象。此外,还可以利用南方冬闲田、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因地制宜扩大马铃薯生产,力争形成马铃薯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局面。

专家认为,马铃薯产业化,更应该有重点地梯次推进。未来我国将按照“一个主中心、七个次中心”的整体布局推进。作为主中心的北京,将成为马铃薯产品研发技术中心,形成一批引领性的产品配方和加工工艺。梯次推进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和西北区域马铃薯开发,培育消费群体,拓展消费市场,并根据区域消费习惯,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马铃薯产品,满足消费需求。

“但财政资金投入只是起引导作用。”专家表示,马铃薯产业开发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开展主食开发技术模式攻关,改进和完善主粮化加工工艺,搞好主粮化消费引导,才能真正让马铃薯成为百姓餐桌上的主食。(综合报道)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