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启五
穿行在闽北南平的闹市街头,发现有人在叫卖“峡阳桂花糕”,我对小吃有种直觉,可转头之间,那人却不见了。之后我找遍大小超市和店铺,都一无所获。
从桂花酒到桂花糖、桂花茶、桂花年糕、桂花甜粥等等,总觉得最能够在食品中川流不息的花莫过于桂花了。听同行的老黄介绍他老家制作桂花糖的童年往事时,馋得我直咽口水:“金秋时节,桂花盛开,大人们在桂花树下铺开大张的芦席,举着竹竿满树敲打,纷纷扬扬的桂花雨就落了下来。把香气袭人的桂花和土制的红糖搅拌后置入瓮中密封,等到新春时节开启时,那桂花的糖香扑鼻而来,成了一家老小的最爱。”这种土制的桂花糖虽难得一尝,但心田上却是落花飘香,寻觅桂花糕的欲望也越发浓烈了起来。
第二天就要离开南平了。早餐我们是在路边一家小店吃的牛肉面,我三两口便解决了战斗,硬是从牙缝挤出时间,再去一试,终于在一老巷口找到一卖糕摊。我一次买了十包,使得卖糕的妇人满脸欢喜,我也满心凯旋之喜。
匆匆上了火车,拆包欲尝,只见这桂花糕相貌平平,与常见的白米糕、雪片糕类大同小异,粉面之中隐约有雀斑几点,不知是桂花还是芝麻,用手轻轻掰开,韧而绵软,不像香咸糕松碎易散,也不像米糕板结生硬……
峡阳桂花糕是用天然桂花绞汁去渣,窖存三年后取出,配制肉桂、木香、麝香、母丁香、沉香、香附、佩兰等中药香料,精制成“桂花酱”;然后拌入炒爆、磨细、蒸熟、筛细的糯米粉中,加上优质白糖、五香粉、芝麻、盐水糅制成糕;再用水蒸气给以湿润。制作得既精心又用心,我只觉得糕体细腻可口,无须细嚼,甘甜带凉。入喉滑顺,却吃不出桂花的幽香,也许蛰伏在凉凉的口感里,或者潜藏在山城乡土的记忆中。
汽笛长鸣,列车徐缓地驶离了南平站,我左手一杯武夷正岩茶,右手一块峡阳桂花糕,闽北婀娜的青山绿水在车窗外起伏翔舞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