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消费警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月饼添加吉士粉 超市被判十倍赔偿
“康汇佳”豆奶粉等24种不合格食品下架
中消协:老年消费者勿乱用保健食品
碱水测红酒真假不准确选购最好看准品牌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消协:老年消费者勿乱用保健食品

 

每到秋冬季节,各类保健食品进入旺销季节,如何选购也成了不少家庭特别是中老年人关心的大事。由于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功能有别,加之一些经营者虚假夸大宣传,近年来成为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根据2015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保健食品投诉同比上升32.2%,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问题的投诉比例提高了9个百分点。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

1.坚持品质优先。消费者在选购此类产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的产地、营养成分含量、保质期、储存方式等信息,这些都是判断产品质量状况的必要依据。尽量多从权威渠道了解选购不同种类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警惕各种以养生讲座、邀请旅游等形式推销保健食品的行为。此外,无论选购何种保健食品,消费者都要优先考虑产品的品质。

2.按照需要食用。保健食品按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增强免疫力、缓解视疲劳、辅助降血压、促进消化等类型。一些消费者往往认为保健食品吃得多,身体必然棒。其实,保健食品虽好,也要遵循适度原则。此外,消费者应根据自己或家人的体质状况,选择最适合的产品,不要盲目食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

3.切勿以食代医。当前,多数保健食品或多或少都宣传具有保健或辅助治疗作用,有的甚至违规进行疗效宣传。在日常接受消费者投诉咨询时,消协了解到,很多老年消费者过于依赖保健食品,误以为食用保健食品可以代替药物治疗疾病。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品进行疾病治疗。不仅如此,一些保健食品还有适宜人群和特殊使用条件限制,尤其对于身患疾病的消费者,切勿讳疾忌医,切勿以食代医,不当食用易引发不良后果。

4.依法主动维权。消费者无论通过线下线上购买保健食品,都要主动向商家索取购物小票、购物发票等购物凭证,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网上购买时要注意留存购物痕迹,以备不时之需。当发现所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反映,依法主动、有理有据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