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大家讲坛
3上一版  下一版4
 
罐头企业创新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用法规筑牢网络食品安全边界
关于包子中的“铝残留”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9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法规筑牢网络食品安全边界

 

□ 冯其予

日前,《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其内容来看,不仅明确了网络食品经营的范围,同时也明确了监管主体。更重要的是,随着新《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开始施行,我国监管部门依靠法律法规筑牢网络食品经营安全边界的意识和决心愈发坚定。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壮大,电商的食品经营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与高效率和低成本相伴而生的,是网络食品交易中种种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比如,缺乏食品生产、流通、卫生许可证的“三无”店铺普遍存在,虚假宣传现象也并不少见。稍有不慎,引起交易纠纷事小,引发食品安全事故事大。

对消费者而言,在正当权益遭到侵犯以后,维权之路艰辛而漫长。今年3月,就有全国人大代表对相关媒体表示过同样的担忧:网上违法违规交易信息可随意修改或删除,网购又多属于异地购买,即便投诉到卖家所在地的工商部门,也很难找到真正的卖家。

对监管者而言,网购食品监管还存在诸多难点。比如,立法空白、食品标准落后、网络经营主体不规范等等。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食品经营涉及食药监、工商、电信、商务等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主体不明确成为困扰网络食品经营的顽疾,用“九龙治水”形容并不为过。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正是对这些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从更高的角度来看,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也可视为即将施行的新《食品安全法》的具体落实举措,其对于提高网络食品经营主体的准入门槛、规范网络食品经营监管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报社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一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采编热线:010-63703066-8516 广告热线:010-63703066-8388
京ICP备10219194号-3

所有内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