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在1975年左右,天目湖一食堂厨师名叫朱顺才,他看到当地人捉到大鳙鱼后只吃鱼身,鱼头都扔了,觉得很可惜。他把别人丢弃的鱼头拿来熬汤,发现用这种鱼熬出来的汤更为奇特鲜美。他为自己的这一发现惊喜不已,并下决心进一步探索选料、调味和火候。他将各种佐料配备好后,装入宜兴的土制但有文化底蕴的砂锅器皿,用火煨2小时以上,其香浓郁,味道独特。
直到1982年10月75国的驻华使节及夫人来到天目湖,尝了这一道菜,为它的鲜美深深打动,兴奋之情难于言表,纷纷以汤代酒干杯。那次宴会之后,沙锅鱼头一举扬名四海。
据说,由朱顺才师傅烹饪的和研制的砂锅鱼头曾经得到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及社会名流、中外宾客的青睐。